弗莱明

弗莱明
  • 姓名:弗莱明
  • 全名:伊恩·弗莱明
  • 性别: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伦敦
  • 出生日期:1908年5月28日
  • 逝世日期:1964年8月12日
  • 民族族群:

伊恩·弗莱明(Ian Fleming,1908年5月28日—1964年8月12日),英国小说家,间谍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就学于桑赫斯特大学,曾在路透社工作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过英国海军情报处的重要职务,因此非常熟悉特务工作和活动。从1952年起开始从事小说创作,10年间创作了12部长篇小说和两部短篇小说集,集中塑造了一个代号007的超级间谍詹姆斯·邦德的形象。邦德英勇机智,有惊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武艺,常常能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化险为夷,表现出超人的智慧和冷静沉着、敢于冒险的英雄品德。这一形象吸引了无数读者,在西方世界风靡一时,甚至出现了“邦德迷”,很多作者也起而效仿。弗莱明的主要作品有《大赌场》、《笨蛋》、《宝石是不朽的》、《来自苏俄,带着爱情》、《摇头医生》、《金手指》、《为女王的情报机关效劳》等。很多作品都被改编成电视、电影,也极受欢迎。


伊恩·弗莱明生在伦敦,父亲瓦伦丁·弗莱明是英国议会成员,母亲是Evelyn St. Croix Fleming(née Rose)。伊恩有一个哥哥Peter Fleming(旅游作品作家)和两个弟弟:Michael Fleming和Richard Fleming。佛莱明希望考进外交部工作,但是不成事。他到路透社做助理编辑和记者,1933年曾在莫斯科。他曾经于1939年在MI6担任勤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安全保障调整局(BSC)担任间谍,弗莱明并非一线谍报员,他主要从事后方的策划与准备工作,弗莱明深得局长约翰·戈弗雷海军上将的赏识,作为戈弗雷的私人助手,他拥有超出其职位的巨大权力,比局里三个处的许多高级军官掌握着更多的机密。1942年夏末,英国海军情报局配合英美联军进攻北非,一直对只能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而牢骚满腹的弗莱明终于抓住了实战的机会,他奉命在大部队展开行动之前,组建起一支代号“30冲锋队”的先遣队到德军后方活动。1945年11月4日,弗莱明离开了海军情报局,戈弗雷上将对他做出了闪光的评语:“他的热情、才能和见识都是无与伦比的,他对海军情报局的战时发展和组织活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伊恩·弗莱明战后居住于牙买加。1952年,退役的海军上尉弗莱明来到了自己位于牙买加的Goldneye别墅。在那里,出于对即将到来的婚姻生活的恐惧,他决定根据自己过去在英国海军情报处的经历创作一部间谍小说。两个月后,这部被他称为”枯燥而又畸形的作品“诞生了。为了让作品的主人公显得迟钝而又无趣,他随手在书桌上翻起一本看起来非常无趣的书——《西印度群岛的鸟类》,然后用这本书的作者命名了小说的主人公。1953年,这部以自己的间谍经验创作詹姆斯·邦德系列第一作《007大战皇家赌场》的小说以10先令6便士的价格在英国上市,很快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英国军情6处007号特工——詹姆斯·邦德就这样诞生了。1964年留下遗作《金枪客》后因心脏病死去。

猜你喜欢的书

书指

书指

二卷。书论。明代汤临初撰。临初生平事迹未详。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分十二则,下卷分十一则。其内容大体是尊崇晋、唐书法,元代推崇赵孟頫一家,认为宋人评书多不可据,对苏东坡、黄山谷,米芾的评书多有指谪。崇尚书法古朴自然: “书贵质不贵工,贵淡不贵艳,贵自然不贵作意。质非鄙拙之谓也。”“字有自然之形,笔有自然之势,顺笔之势则字形成,尽笔之势则字法妙,不假安排,目前皆具。钟、张以来惟右军以超悟得之,故行草楷则种种入神。”“学书而不穷篆隶,则必不知用笔之方;用笔而不师古人,则必不臻神理之致。”对执笔、运笔、笔意、王右军笔势特点,对骨法、肉法、大小字法等都有深刻论述,如论骨法、肉法云: “字本无分骨肉,自《笔阵图》传,后世乃屑屑为言。不知骨生于笔,肉成于墨,笔墨不可相离。骨肉何所分别?人多不悟作书之法,乃留意于枯槁生硬以示骨,效丑于浓重臃肿以见肉,二者不可得兼并其一体而失之。不知古人之书轻重得宜,肥瘦合度,则意态流畅,精神飞动,众妙具焉。何骨何肉之分也?”对赵孟頫、怀素、程邈之书也有精确评论。有明刊本、《六艺之一录》本。

智囊

智囊

故事集。明冯梦龙编纂。七部,二十八卷。系一部启迪智慧的故事集。编者按各条事例的性质,或以人物标题,或以史事标题,分别纳入各部卷中。每部前有总叙,每卷前有引语。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凡是运用智谋取胜的故事,一一采录。该书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如《佛牙》、《圣水》、《石佛首》、《奉使者》、《盗樱》、《盗石榴》、《曹冲》、《漂母》、《吕母》、《崔简妻》、《新妇处盗》、《夫人城》、《周新异政》、《干红猫》、《石显》、《陈五》、《诱出户》。今有四川省图书馆点校本(巴蜀书社,1985)。

南华真经循本

南华真经循本

南华真经循本。明期罗勉道撰。三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勉道将《刻意》、《缮性》、《让王》、《盗跖》、《说剑》和《渔父》六篇刊为“黜伪”。其注结合先秦名物故训典制,融通本义。

大改革

大改革

短篇小说。趼(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三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出版。 小说写一个“朋友”,有赌钱、嫖妓、抽鸦片三大毛病,屡劝不听,陷落其中几十年,弄得弯腰曲背,又黄又瘦。一天忽然听了“我”的劝告,“一切都大改革”了。原来,“我”劝他不要抽鸦片,该吃些滋补药,他却将补药搀在烟土里熬,换汤不换药。“我”劝他不要再赌,钱应存到钱庄去生息,他却叫人家赌馆门口挂了一块钱庄招牌,把输钱当作存款。“我”劝他别再嫖妓,应趁早娶妻成家,他却包了妓女,在妓寮门口贴一公馆条子,叫丫头们改称“老爷”,算是成了家。这位“朋友”的“大改革”就是如此。 小说最后附有一段批语非常重要:“怅怀时局,无限伤心。诙诡之文耶?忧时之作也。吾展读一过,欲别贶以嘉名,曰立宪镜。”这是解读本文的一个路标,所谓“立宪镜”,就是通过此文所描写的那个“朋友”的“大改革”,可以照见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真相。这样,整篇小说实际上是一个隐喻,意在讽刺清廷“立宪”的虚假和自欺欺人,所以说是“忧时之作”。

张爱玲私语录

张爱玲私语录

《张爱玲私语录》不仅呈现了张爱玲下半生的生活境况,对于一九五五年张爱玲离港赴美后鲜为人知的岁月与创作心路历程给予了具体的补充,可做为张学研究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张爱玲私语录》也是张爱玲与宋淇夫妇(尤其是宋邝文美)将近半个世纪惺惺相惜的友情之书,每一篇都记录着那个时代背景下,他们仨之间真挚坚固、相知相扶的情谊,读来每每令人动容。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以其与传奇作家张爱玲的深厚渊源、手边保存大量珍贵书信手稿笔记等背景,将张爱玲一生挚友宋淇、宋邝文美为张爱玲书写、整理之《我所认识的张爱玲》、《私语张爱玲》,以及《张爱玲语录》重新整编,并首度公开张与宋淇夫妇长达四十年的三百多封书信选录!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将看到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张爱玲。

妙法莲华经浅释

妙法莲华经浅释

法华经、楞严经与华严经并称经中之王。不入法华,不知佛恩之浩瀚。法华经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说一乘之因,后十四品是说一乘之果;也可说前十四品是开权显实,后十四品是开近显远,都是说最上乘法。   这部妙法莲华经浅释,是由宣化上人在美国万佛圣城讲演,以最浅显的方式,解释经中的每一字句,非常适合初中学人藉由此经浅释,一窥法华经成佛之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