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塔克

普鲁塔克
  • 姓名:普鲁塔克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约公元46年
  • 逝世日期:120年
  • 民族族群:

普鲁塔克(希腊文:Πλούταρχος;拉丁文:Plutarchus,约公元46年-120年), 罗马帝国早期的希腊历史传记作家和伦理学家,是传诵最广的古典作家之一。古代希腊、罗马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形象,都是赖有他的著作而流传下来的。普鲁塔克是西方史学传记体历史著作的奠基者。


普鲁塔克出身于希腊中部波奥提亚地区查罗尼亚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其父亚里士托布鲁斯本人就是一位有名的传记家和哲学家。他幼承庭训,养成了对学问的爱好。普鲁塔克广泛游历历史名城,搜罗文献资料和口碑传说。他博闻强记,通晓当时的多种学问,尤其对历史学有浓厚的兴趣。普鲁塔克既熟悉希腊历史,又熟悉罗马历史,在他身上体现着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相融合的结果。他的学识受到罗马皇帝图拉真、哈德良的邀赏,被擢居高位,先是任执政官,后被任命为希腊财政督察。后来他回到希腊,一面潜心著述,一面担任本乡查罗尼亚的行政官。他还兴办学校,开门授课。


普鲁塔克生平著作宏富,是古代罕见的多产作家之一。不过大多已失传,流传下来的著作经后人辑为二集:一为包括50篇传记的《传记集》(即《希腊、罗马名人合传》);一为包括60多篇论文和语录的《道德集》。传诵较广的是《传记集》。普鲁塔克是一位文章高手,其文瑰丽多姿,夹叙夹议,如行云流水,极其生动有致。他善于刻画历史人物的性格,妙笔传神,启人遐想。


作为一代宗师,普鲁塔克当其在世时就受到很大的尊敬,他的著作不胫而走,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读物;直至近现代,他的著作仍传诵不衰。他的思想对近现代许多思想家、人文学者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普鲁塔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自然史

自然史

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共44卷,从1749—1804年陆续出版,最后8卷编纂工作,是布丰逝世后由其学生完成。本书“序言”中,作者批评了林奈的人为的分类法,说其过于简单和武断,指出林奈的无脊椎动物分类很不恰当,如把虾同昆虫列为一类。书中有12卷专论四足动物。作者通过对200种不同四足动物的研究,认为它们之间有许多非常相似的特征,因此可能都从40种原始类型传下来,甚至它们可能全部起源于一对亲体。他说,如果这个论点成立,那末“大自然就能够从一个原始的类型发展出一切其他的生物种类来,这样设想应当是没有错的”。不过布丰所说的“发展”是指动植物都是从同一祖先“退化”而来的意思。作者从解剖学角度,论述了人与动物在结构方面的相似性,所不同的只不过是人的智力为其他动物所无法相比而已。所以人也应当作为自然一部分去研究。全书以丰富的材料描绘了一幅完美的宇宙图画,包括恒星、太阳系到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全书突出特点是有许多精美的植物图。限于当时历史条件,书中留有上帝造物主的词语。此书对后来的生物学家有直接影响。

禅生活

禅生活

《禅生活》原名为“Living by Zen”,于1950年分别在英国和日本出版。在书中,铃木大拙从崭新的角度来阐述禅的精髓,从而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禅与生活的因缘关系,明了日常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的真实面目。 铃木大拙从西方的 “神”及“神圣的思想”引申出禅生活的论断,然后论述了何为证悟,再以盘珪禅师为例,就如何获得证悟体验做了详尽的阐述。最后借用大量公案实例分析论证了公案对人的证悟的重要性。铃木大拙着重指出:禅的本质为般若,即大智。禅就是学人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打成一片而透脱的实践,这一实践手段就是坐禅。

陈旉农书

陈旉农书

中国最早专门总结江南水田耕作的小型综合性农书。陈旉撰。成书于绍兴十九年(1149),其时作者已七十四岁。共约12500字,分上、中、下3卷。上卷概括地论述了南方水稻等作物的栽培,并谈到农业经营管理的要点;中卷讲述水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下卷专谈桑蚕。该书具有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书中多引经史为证,所论确有独到之处。

奉时旨要

奉时旨要

清代江涵暾撰。全书以阴阳五行分属,列为七卷。全书共收录了伤寒、中风、温病等六十余种疾病,以阴阳五行为纲,辑《内经》之要言,诸家之正论,并结合著者数十年的实践精华,对所收诸病的病因、病理、症候、诊治等进行了阐述。使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并在每一病症之后附有汤头歌诀,便于读者临床使用。

幽明录

幽明录

又称《幽冥录》或《幽冥记》。志怪小说。原书二十卷,今本作六卷。六朝(宋)刘义庆撰。义庆有《世说新语》已著录。原书久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二百六十余条。所记皆山精物魅、鬼神祸福、占卜梦兆、吉凶果因之类,与《搜神记》等均为志怪小说之代表作。集中一般故事简短,多涉人神(鬼)关系,幽明纠葛,大量讲述幽婚奇遇,人鬼相恋,以及《鬼媒》、《龟息》、《犬魅》、《鸡怪》等故事。著名之《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二仙女事即出此书。又《庞阿》写石姓女子因慕少年庞阿,魂随之去,终成眷属,为唐传奇《离魂记》、元杂剧《倩女离魂》之所本;集中《生死姻缘》与《卖胡粉女》等篇的奇诡幻想,亦常为后世小说戏曲所袭用。如前者之启迪《牡丹亭》之创作。后者之衍为小说《郭华买脂慕粉郎》(《新窗新话》)及戏曲《胭脂记》等,对后世文学影响颇深,论者以义庆为南朝稗家巨擘,信有之矣。原书宋时散佚,除鲁迅辑入《古小说钩沉》者外,一九八八年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收入《历代笔记小说丛书》,有郑晚晴辑注本(分为六卷,共二百八十余条)。

起世因本经

起世因本经

十卷,隋达摩笈多等译。与长阿含经中起世经,佛说楼炭经,起世经同本。品次稍异。说世界之形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