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羲仲

刘羲仲
  • 姓名:刘羲仲
  • 别名:字壮舆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059
  • 逝世日期:1120
  • 民族族群:

刘羲仲(1059~1120)北宋史学家。字壮舆,自号漫浪翁,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刘涣之孙、刘恕之子,史有“高安三刘”之称。以父荫入仕,历官巨野、德安主簿。以蔡京荐,召为修史检讨,预修道教史。以忤京,不复仕,宣和初,卒于庐山。羲仲藏书甚富,博学精思,能传其家学。尝摘欧阳修撰《五代史》之误,为《纠谬》以示苏轼。录其父修《资治通鉴》时与司马光往复论难书信的结集《长编疑事》,编次为《通鉴问疑》。又有《资治通鉴考异》未完遗稿。羲仲踵成其父《十国纪年》。又潜心《春秋》,采周秦遗文,欲撰十二国史,研治易学。所撰尚有《欧阳子列传》、《晋太尉陶威公侃赞》等。多已失传,今仅存《通鉴问疑》1卷及与范祖禹书一通,已编入《三刘家集》。

刘羲仲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九十九度中

九十九度中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所著小说《九十九度中》《窘》《钟绿》《吉公》等。《九十九度中》是早期运用现代派手法的名篇。作者选取北京夏季炎热的一天,以挑夫流动的脚步,将貌似互不往来的社会各阶层不同的生活场景连缀在一起。小说截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片段,且让这些片段带着生活本身的空间广延性与时间连续性,展示了1930年代中国都市生活的样态,以其相当的整体性具备了现代中篇小说的格局,同时处处体现出悲悯的情感和对底层的人道主义关怀。

澹斋集

澹斋集

诗文别集。一作《澹斋文集》、《澹斋先生集》、《李澹斋文集》、《澹斋先生文集》。十八卷。宋李流谦撰。据《澹斋集》附录流谦之兄益谦所撰流谦行状,《澹斋集》乃流谦手编,集名为流谦自定;行状但云流谦为“长短句、题卷、讲义、杂编若干卷”,知撰行状时,其集尚未刊行。南宋宁宗嘉定七年甲戌(1214),流谦之子廉榘为编次刊行,凡八十九卷。其集,《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均未著录,流传不广。《文渊阁书目》卷九始著录,谓一部十五册,《箓竹堂书目》同。《国史经籍志》卷九著录,谓八十九卷,《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九同,当是廉榘所刊本,知其集明末清初尚存。清修《四库全书》时,其集已佚,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十八卷:卷一至卷八,收赋一首、五古九十一首、七古一百一十首、五律一百五十四首、七律一百六十三首、五绝六首、六绝四首、七绝一百零一首、词二十五首;卷九至卷一八收各体文一百十四首。另附录行状。今有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复自《永乐大典》残卷中,辑出其五律一首、五古一首、启一首、经解十首。

快士传

快士传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十六卷。题“五色石主人新编”。或以为作者即徐述夔。按此书日本享保十三年(即清雍正六年,1728)《舶载书目》已加著录,书当作于此前,故可断定作者非徐述夔。本书写主人公书生董闻的遭遇,有文字狱之祸,竟与作者自己后来的灾祸暗合,可谓奇事。书中写出了科举落榜文人的种种心态,表现出作者的一定胆识。同时,本书情节复杂,结构严谨,语言也较流畅,堪称佳作。

宋词选

宋词选

词总集。胡云翼编著。卷首有选注者前言,论及宋词之源流及选注之宗旨、体例。据选注者称,该书据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评选作品,将以苏东坡、辛弃疾为首之豪放派作骨干,重点选录南宋爱国词人之优秀作品,兼顾其他风格流派之代表作,以展示宋词丰富多采之全貌。对作品原文不作繁琐校勘,所录不主一家,择善而从,重要异文则在注释中注明。注释力求完备,着重词句串讲,有歧说者则两存之。该书共选录两宋词人七十五家(含无名氏五家),选词二百九十余首,编排则以时间为序,首录王禹偁,终于张炎,词人名下各附小传,注释浅显通俗,另有作品简要评析,间或选录有关词话,为建国后较流行之宋词选注本。但对宋词之历史发展、风格流派、作家作品评价有失之偏颇处,如称苏、辛等豪放词为宋词主流,称周邦彦、姜夔等作家之词为“逃避现实、偏重格律的逆流”等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2年重印。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二十六卷,唐如理集,缺原本卷第三末下、卷第九本末、卷第十一末。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

与《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起教阿难陀缘由》同卷,总不出撰集,及译人名,恐是此土人所集,非西土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