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愍奏疏
作者:周起元周起元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眼之壁
一张巨额支票被骗走,负责人关野德一郎引咎自杀。他的下属龙雄发誓要查出事件的真相。作为一个查案的门外汉,龙雄茫然地调查着,毫无头绪。此时一个突发的枪击案使得幕后黑手浮出水面。就在龙雄好不容易掌握到线索时,却又发现案件的相关人员陆续离奇消失 ,并死在不同地方。这时他才醒悟,他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诈骗犯,而是一个超乎想象的残忍对手……
写在人生边上
现代杂文集。钱钟书著。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12月初版。列入“开明文学新刊”。收作者《序》1篇,杂文10篇。钱钟书在《序》中说,“人生是一部大书”,他的杂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零星的随感”。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根据初版本重排,作者作了文字上的修订,列入“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第二辑。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意味深长。这个魔鬼,类似歌德笔下的靡菲斯特,常常在对社会人生的独特分析和批判中,说出一些令人颤栗的“可怕的真理”,如“你要知道一个人的自己,你得看他为别人做的传;你要知道别人,你倒该看他为自己做的传。自传就是别传”。钱钟书的杂文以知识性和思辨性见长,突出表现在他的议论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独特纹理,充满着许多启神益智的思想和妙趣横生的警句,如《窗》说“学问的捷径,在乎书背后的引得,若从前面正文看起,反见得迂远了”;《论快乐》说“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说笑》说“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的看法,它对于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提倡幽默作为一个口号、一种标准,正是缺乏幽默的举动”;《谈教训》说“不配教训人的人最宜教训人;愈是假道学愈该攻击假道学”;等等。其中有奇异的遐思,有丰富的联想,有对世情的讽刺,有对人生的体味。 钱钟书的杂文喜欢旁征博引,文章的知识密度大,语言巧喻泉涌,妙语连珠,富于幽默感。谈的虽是平常的事物,然而富有哲理,耐人寻味,辛辣而冷峭,时见智慧的光芒,思辨的力量。
钦定校正淳化阁帖释文
十卷。清乾隆三十四年 (1769),诏以内府所藏宋淳化四年赐毕士安 《阁帖》,命内廷诸臣详加校订,选工摹勒。其间搜集诸家释文,最为详备,勘核颇精详。书首乾隆题“寓名蕴古”四字及《淳化轩记》一篇,然后载原帖旧跋,及诸臣题记。其中古帖次序,均从旧刻。每卷都摹刻乾隆的论断,参取刘次庄、黄伯思、姜夔、施宿、顾从义、王澍等人的见解,并以大观太清楼诸帖,相互考校。凡篆、籀、行、草,都注释文于字旁,并各作订正,以辨正是非。乾隆四十三年 (1778),侍郎金简以石刻之,藏于内禁。后又录其释文,以聚诊版摹印。传本为“四库全书”本。
钦定历代职官表
又称《历代职官表》。七十二卷。清乾隆时官修。清廷以官制之得失,可知朝政之盛衰,念历朝官制,典籍具存,宜备溯源流,明其利弊,庶前规可鉴,法戒益昭,乃于乾隆四十五年 (1780) 特命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纪昀 (1724—1805),以及陆锡熊、孙士毅、陆费墀等,考证排次,辑缀而成。本书所记职官,包括古今,贯穿始末,且追溯历代沿革。全书以记清代官制为纲,每一曹司列为一表,首列清代官制,而历代官制之沿革分列于下。即将上古至列朝之官名、员额、官阶、职掌等排列,与清朝职官相对照,以说明清朝某官相当于古代某朝某官。表后详述建置,亦以清代列前,历朝列后。凡清有而古无、古有而清无之职官,以及名同而实异,或实同而名异者,均一一引证诸书,详为考证,疏其异同。所引资料,清代以前,取于各正史职官考、《通典》、《通考》等,清代则取于《清会典》。全书各表,将上下数千年分职率属之制,备载无遗。然体例上,以历代职官名目附于清代类似职官之下,作牵强之比附,未免有失原意。考核亦间有未精确与舛误之处。且书中使用全称、简称标准不一,失之杂乱。道光年间,黄本骥以本书藏于内府,民间不得见,乃录原表六十七篇,删去表后疏证文字,成简本 《历代职官表》刊行,颇便阅览。
金刚经郢说
金刚经郢说,一卷,清徐发诠次并序,前附考异说略总论及章句。
破庵祖先禅师语录
全一卷。又作破庵和尚语录。南宋僧破庵祖先(1136~1211 )撰,圆照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收录卧龙山咸平禅院语录、平江府秀峰禅院语录、广寿慧云禅院语录、穹窿山福臻禅院语录、秉拂、普说、法语、偈赞、行状、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