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宗宝训

作者:杨士奇
明太宗宝训

明太宗(成祖)朱棣语录汇编。杨士奇等编纂。宣德五年(1430)成书,与《太宗实录》同进。十五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五卷,凡六十子目。前有宣德五年明宣宗序。

猜你喜欢的书

沙与沫

沙与沫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1883—1930)的散文诗集,收录320余首散文诗。中心内容是抒写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诗人以深邃的眼光,开阔的胸怀,站在哲学高度,对人生作缜密的观察和精妙的议论。作品中观察、议论的人,不是具体的你或我,而是普遍的人,整个人类。作品中描述的人的世界,是充满罪恶的世界。自私、骄傲、贪婪、妒忌、仇恨、伪善、压迫、战争等,使世间成了一座监狱,“我们都是囚犯。”面对如此世界,人生该怎么办?作者苦口婆心,多方指引,希望把人们引到一个自由的光明世界。他指引的路径是:追求真善美。在这个痛苦黑暗的世界上,并不是没有真善美,“世界上只有两个原素,美和真,美在情人的心中,真在耕者的臂里。”善,在钉死耶稣的十字架上。诗作用生动的艺术形象,从生活学习、工作娱乐、恋爱交往、思想行动等人生的各个方面具体教导人们怎么做,要有坚定的信念,勇敢执着地追求,但不是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是生命的追求,创造的追求;从狭窄的物质世界中跳出来,进入广阔无边的精神世界,净化情感,实现道德完善;坐在云头看地球,摆脱种族、国家、俗务的束缚,把小我与宇宙融合为一;发扬自我牺牲精神,以情人的眼光看人,以爱自我的心怀爱人,以农民播下种子、渴望收成的诚心待人。这样,人类便可以进入真善美统一的、艺术的世界。作品中表现的这些见解,具有一定程度的幻想性质。但作者的诚挚之心,十分感人,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世间丑恶的强烈憎恨,对劳动人民的友好亲近都具有积极意义。作品想象丰富、奇特,描写的意象或摘自天堂、或捞于海底,或取之于人间和动物世界,大至宇宙,小至沙粒,临场置景,就物设喻,都自然贴切,恰到好处,显得笔力酣畅、色彩斑斓。诗作化具体为抽象,带有哲学意味,而且充满辩证思想,具有一种无可辩驳的真实力量,意蕴深邃,韵味隽永,给人以启迪,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昭明太子集

昭明太子集

六卷。梁昭明太子萧统撰。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 (今江苏武进) 人。曾编 《文选》三十卷,裒集秦汉以来诗文甚富,为总集之祖,对后代文学影响较大。自己也擅诗文,有《昭明太子集》。据《南史》本传,统有文集二十卷。此二十卷本至隋唐时犹存,而《宋史·艺文志》著录仅止五卷,《文献通考》更不著录,说明宋末已散佚。今本系明人据类书采掇而成,有明嘉靖间杨慎等核定辽府宝训堂刊五卷本、明叶绍泰刊六卷本,又有明汪士贤辑《汉魏诸家集》所收五卷本、明人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所收五卷本、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所收一卷本。张溥本自张燮本出。《四库全书》用明人叶绍泰刊本凡诗赋一卷,杂文五卷。《四部丛刊》影印明杨慎等校刊五卷本,凡赋一卷,诗一卷,杂文三卷。《四部备要》据五卷本排印。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出版陈宏天等标点本,以《四部备要》本为底本,末附近人胡寄懋撰《昭明太子年谱》。有四库全书本。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

笑话集。清游戏主人纂辑、粲然后士参订。系根据冯梦龙《笑府》改编,并容纳了李卓吾的《笑例》、石天基的《笑得好》里的一些作品。全书共分作古艳部、腐流部、术业部、形体部、殊禀部、闺风部、世讳部、僧道部、 贪吝部、贫部、 讥刺部、谬误部十二卷。

法华经科注

法华经科注

法华经科注,十卷,宋守伦注并序,明法济参订,圣行刻经序(法济之师),内题科注妙法莲华经。

七千佛神符经

七千佛神符经

亦称《七佛神符经》、《益算神符经》、《益算经》等。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主要宣扬神符的功效,谓佩戴各种神符,可得诸佛护佑,添寿益算,破灾招祥。经中有不少道教语汇,卷末并附神符十五道,道教色彩甚浓。本经自《大周刊定众经目录》以来一直被判为伪经,故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起信论疏笔削记

起信论疏笔削记

二十卷。宋子璇,解宗密之注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