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白话文

作者:佚名
维摩诘经白话文

大乘佛教经典。 全称 《维摩诘所说经》,又称 《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诘是佛教菩萨名,原是古印度毗耶离城的大乘居士,非常富有,精通佛法。据说,他有一天生病,释迦牟尼派弟子文殊师利前去问候,他便借此机会与文殊师利等人讨论佛法,义理精奥,妙语横生。《维摩诘所说经》就是通过他和文殊师利等人的谈话,来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观念。其义旨为 “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法的绝对境界,认为达到解脱不一定要过严格的出家修行生活,关键在于主观修养,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维摩诘所说经》是大乘佛教世俗化运动的重要经典,维摩诘其人也被后世视为在家菩萨的理想典范。《维摩诘所说经》对中国禅宗的形成有过巨大作用,与 《楞伽经》、《圆觉经》并称为 “禅门三经”。鸠摩罗什的译文也非常富有艺术魅力,因此历来为传统士大夫所激赏,唐代诗人王维即以摩诘为字。

猜你喜欢的书

神食

神食

《神食》讲述的是两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营养品“神食”,这种营养品能让食用者生长加速且变得巨大:鸡吃了后大得能食人,黄蜂和老鼠吃了后也能大得攻击人,婴儿吃了后则很快长成巨婴乃至巨人。然而就在读者眼看着故事中的世界即将陷入一场恐怖的危机、人类社会将可能被斯威夫特笔下的“巨人国”所取代之时,威尔斯却笔锋一转,描绘起被排挤的巨人……

困学斋杂录

困学斋杂录

元代笔记。1卷。《四库全书》曾据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将本书编入子部杂家类。本书的明抄本原未题撰人姓氏,应系元人所撰。后因据元人鲜于枢自号因学民,书房号困学斋,所以判定为鲜于枢作。按书中所记有不少是涉及元代名流如廉希贡、杨果、撖举等人的,其经历与鲜于枢并无抵触之处,而元代前期的名流又没有别的以“困学”为号,所以这一提法已为学术界所接受。本书是作者随笔所记的见闻与感想,内容没有顺序,从名人逸士直到金石古物鉴藏都有所涉及,从文字之间可以领略到元代前期的风习,“具有雅人深致,非俗士所能伪托”(《四库全书总目》)。本书是流传较广的元代笔记,《说郛》(宛委山堂本)及《古今说部丛书》所收,题为《相学斋杂秒》;《养素轩丛录》所收,题为《困学斋杂记》。本书除有《四库全书》本,常见版本还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幼科类萃

幼科类萃

儿科著作。明王銮撰。二十八卷。銮字文融,号容湖,世居乌程 (今浙江吴兴) 人。世医之家,王氏继业尤精,长于幼科,广引博采萃取诸家之精要,故名“类萃”。撰于明弘治至嘉靖间 (1502—1534)。卷一、卷二为总论,多为论说。卷三至卷二十八为分论,将儿科病证分为: 初生、惊风、诸疳、疟疾、痢疾、吐泻、咳嗽、斑疹、水肿、腹胀、风痫、伤寒、伤食、腹痛、伤积、痞癖、小便淋证、丹毒、黄疸、诸血、诸汗、咽喉齿舌、耳目口鼻、杂证、痘疮等二十五门。每门多列脉法、论证、治法、诸方等,并附诸家之说,参以己见,反复辨析。治法强调针药结合,温凉补泻适宜。用药多宗洁古药式,强调五脏一体,尤重于后天脾胃。为有价值的儿科参考文献。有明刻本及一九八四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天津市卫生职工医学院藏明刻本影印本。

学诗浅说

学诗浅说

《学诗浅说》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旧体诗词的普及读物。由于著者对古典文学有极深的造诣和识见,对一部诗史了然于胸,本人又擅诗词,故无论谈诗的结构与形式、鉴赏与诵读,还是谈诗的发展与流派、写作途径与方法,都显得游刃有余,可谓既循循善诱,平易亲切,又要语不繁,切中肯綮,令人读后有豁然开朗之感。

历代纪事年表

历代纪事年表

一百卷。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成书。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南巡,布衣袭士炯献历代年表,所载至隋而止,乃先后诏工部侍郎周清源、内阁学士王之枢重修,相续成书。该书所载史事上起帝尧元载甲辰,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共3750年,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维以正统居第一格,为全书之通例,不可限以一法者,则每代变动体例,在表首予以说明。该书网罗历代,总括始终,记录无遗而义例至密,翦裁得体而书法至明,读史者奉此一书亦可以知所津逮矣。

春秋或问

春秋或问

十卷。元程端学撰。程氏撰《春秋本义》后,又历举前人诸说得失,以明《本义》去取之意,成《春秋或问》。可见此书是与《本义》相辅而行的,此书是一部通论性着作,其中掊击诸儒之说,多否少可,尤其力攻张洽《春秋集注》。其论《春秋》不当以一字为褒贬,论《春秋》多笔削以后之阙文,论《春秋》不书祥瑞,论《春秋》灾异不当强举其事应,多有可取。但其谓《左传》史实多出伪撰,力主《春秋》用夏正,则又臆说妄断。此书最着力之处是承刘知几、程颐之说,力辩《春秋》用夏正,洋洋万言,广征博引,可与专门性研究媲美,但其中引据之一乃为伪古文《尚书》。现存元至正渐东官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