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寿经译注

作者:佚名
佛说无量寿经译注

二卷。曹魏康僧铠译。又称《双卷经》、《两卷无量寿经》、《大无量寿经》、《大经》。本经主要是介绍阿弥陀佛于因地修行时,发四十八愿成就依正庄严的清净国土的事迹,宣扬净土的庄严,解说五恶、五痛、五烧的剧苦,劝发众生精进修行,以求往生彼佛国土。

猜你喜欢的书

作为经验的艺术

作为经验的艺术

《作为经验的艺术》是由约翰·杜威于1931年2月至5月在哈佛大学所作的威廉·詹姆斯讲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1931年到1934年,他对十次的演讲稿进行了修改和扩充。是杜威唯一一部有关艺术和美学的专著。 这部著作在1934年出版后得到了热烈的评论。戴维·怀特·普劳尔称赞,本书具有非凡的“实际成就的广度”;迪诺·费拉里称之为“对艺术的‘生物学的’方面彻底的、刺激的、轻快的简洁论证”。欧内斯特·萨瑟兰·贝茨视之为“美国所作出的对于美学最为重要的贡献”;并得出结论说,它将吸引“任何一个关心人类命运胜于自己个人职业的人——任何一个理解艺术与生命的关系的人——任何一个欣赏自己生命“瞬间的意义的人”。

石经考异

石经考异

二卷,清杭世骏著。此书有见于顾炎武《石经考》采摭未备,辨正未明,而纠讹补缺所著。上卷标十五目:①延熹石经;②书碑姓氏;③书丹不止蔡邕;④三字一字;⑤正始石经非邯郸淳书;⑥魏文帝《典论》;⑦汉魏碑目;⑧《隋书、经籍志》正误;⑨鸿都学非太学;⑩魏太武无刻石经事;(11)顾考脱落北齐二条;(12)《唐书·艺文志》载“石经”与《隋志》不同;(13)唐石台《孝经》;(14)唐石经;(15)张参《五经文字》。下卷标目为三:①蜀石经;②宋开封石经;③宋高宗御书石经。书前列有厉鹗、全祖望、符元嘉三人的序,对其书多高度评价;又引何休《公羊传注》证汉石经为一字石经;引孔颖达《左传疏》称魏石经为三字石经;引《魏略》、《隋志》、《晋书》证邯郸淳有功于石经;引《魏书·崔浩传》和《高允传》证魏太武时未尝无立经事,与杭世骏书相发明。但书中亦偶有疏漏,可与顾炎武、万斯同之书相参证。今存《四库全书》。

帕米尔高原的流脉

帕米尔高原的流脉

现代中篇小说。杨朔著。重庆生活书店1939年8月初版。这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说集。1937年冬作者去延安,参加了革命,不久离开延安到西北各地。1938年春作者到广州后,应《救亡日报》之邀,根据自己在边区的生活积累,创作了这部中篇小说,在《救亡日报》副刊上连载。小说描写边区人民经过土地革命,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清除托匪汉奸的斗争。作品热情赞颂觉醒了的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称誉为中华民族复兴史的起点。作者以优美的抒情笔调,生动地描绘了西北高原粗犷的自然景色和边区人民的质朴心灵。

校猎赋(羽猎赋)

校猎赋(羽猎赋)

汉赋。西汉扬雄作。始见于《汉书·扬雄传》,题作《校猎赋》,萧统《文选》题为《羽猎赋》,后人多从之,又略见于《艺文类聚》66卷。是汉赋中以描写畋猎为内容的代表作品之一。赋前有序文,申明作赋的缘由是因为汉成帝的校猎之举“太奢丽夸诩”,不合圣王礼制,故作此赋以表讽谏之意。赋的正文可分3部分,开头部分即显现出赋颂的特点,把汉代皇帝与三皇五帝相比埒,为其歌功颂德。中间部分是主体,大事铺张夸饰,状写天子校猎时的壮观盛况群象飞动,画面壮阔,如写围猎之状说:“移围徙阵.浸淫蹴部,曲队坚重,各按部伍:壁垒天施神扶电击,逢之则碎,近之则破,鸟不及飞兽不及过·军惊师骇,刮野扫地。及至罕车飞扬,武骑聿皇,蹈飞豹,绢枭阳,追天宝,出一方,"其描绘校猎阵容的整肃,斗士的英武搏击的迅猛,以及飞禽走兽的狼狈不堪,都极其生动.形象鲜明,富于艺术感染力。赋的结尾部分写汉天子翻然悔悟,决心“立君臣之节,崇贤圣之业”,于是罢猎而去“回轸还衡,背阿房,反未央”。显然扬雄的《羽猎赋》,其结构体制和表现方法,都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司马相如的赋“苞括宇宙,总览人物”(司马相如语),扬雄的赋“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扬雄语)。《羽猎赋》可与《子虚赋》、《上林赋》比美,惟其所处时代已是西汉末路一味炫耀帝国声威显然有谀美之嫌。扬雄晚年也认识到这种“劝百而讽一,曲终而雅奏”的作品并不足取。

法华经科注

法华经科注

法华经科注,十卷,宋守伦注并序,明法济参订,圣行刻经序(法济之师),内题科注妙法莲华经。

五王经

五王经

佛说五王经,一卷,失译。佛对五王说世间之八苦。五王同出家。五王共相友善,四王各说世乐,惟普安王说出世乐,因引四王见佛,佛为说世间八苦,遂同出家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