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海游记
章回小说。清无名氏著。六卷三十回。全书前七回为故事楔子,记海外归来的 管城子流离失所,目睹人间“善人”逞凶作恶, 祸害无辜,因世不容身,下海去无雷国。后二十 三回叙无雷国“海下奇闻事”。在其所辖紫岩岛 上,乐善好施的大户徐家迭遭官司,倾家荡产, 公子被迫背井离乡。而人间“善人”在此改名换 姓为神仙活佛,假行善信,勾结官府,谋财害 命,无恶不作。书中托名海外异邦,实为中土现 实社会的真实写照,是清代后期民风、民俗的 艺术再现。作者以“最荒唐处不荒唐”的笔法, 彰善瘅恶,情节荒诞不经。孙楷第《中国通俗小 说书目》称其“似仿《希夷梦》,而文拙”。为中国 小说史上荒诞小说的先声。有清刊巾箱本,约 刊于嘉庆间,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 集成》本。
有夏志传
明代通俗中篇历史小说。全称为《按鉴演义帝王御世有夏志傅》,四卷十九则,题“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行款形式全与余季岳所刊《盘古志传》相同,书首亦有钟惺序。书中“竟陵”亦作“景陵”,可证本书与《盘古志传》同为余氏托名刊刻。后于清嘉庆年间有稽古堂刊本《夏商合传》,其中《有夏志传》部分即为本书,但已改四卷为六卷。故事起自大禹治水,除服众怪。此部分文字最多,情节奇特,大都本于传说。,情节多于史无征之神怪传说。略谓:帝舜之时,天下大水,鲧治水无效,命其子禹继其父业。禹使伯益掌火,率朱虎、熊罴并风火二将等克毒蛇猛兽、山神鬼怪,又得河精献图,终于成功,受禅即帝位,铸九鼎,坐江山。死后传位于子启,启又传位于孙太康,子孙兄弟相继,是家天下之始。太康之时,得有穷之君羿扈从。羿善射,有武艺,专事征伐,但愤太康不理朝政而出走,得不饥不死之术。娶嫦娥,太康羡而欲夺,嫦娥偷羿不死之药奔月。太康死,羿拥其弟仲康为帝。仲康死,传子相,羿夺其位,但又为其徒逢蒙所害。及相之子少康复国,是为中兴。历十五世,传至桀,造酒池肉林,荒淫无道,为成汤所灭。存明刊本,题“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认为“当与《盘古志传》为同时一人所刻”。
茶山集
诗别集,八卷,北宋曾几撰。几(1084~1166)字志甫(一作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属江西)人,后徙河南。幼入太学,试吏部,授将仕郎,赐上舍出身。南宋初曾任江西、浙江提刑,因忤秦桧被罢官,居上饶茶山寺。桧死复官,仍反对向金乞和,后以通奉大夫致仕。曾氏处于南北宋之交,对于中原沦陷,统治者误国十分气愤,并形诸诗篇。曾诗中还有一些关心人民疾苦和表现清寒士大夫生活情趣的作品,如《雪后》:“卧间微霰却无声,起看阶前又不能。一夜纸窗明似月,多年布被冷于冰。履穿过我柴门客,笠重归来竹院僧。三白自佳晴亦好,诸山粉黛却重重。”曾集有首《致仕》描写诗人决心退休,而妻孥却希望他能奉管宫观领取半薪———这是宋代优待退休官吏的一种办法。诗中写道:“妻孥挽我奉真祠,老子婆娑正坐谁?受禄功无一毫末,休官事有十年迟。尚容款曲悬车地,绝胜仓皇易箦时……”从这首诗中可见诗人狷介的个性。曾氏曾向江西诗派中人韩驹学诗,但他竭力避免僻典,绝少硬语。语多自造,风格明快,对其门人陆游也有影响。陆游为曾几撰《墓志铭》,言其有文集三十卷。此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古今体诗近六百首,厘为八卷。有清武英殿聚珍丛书本。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简称《十九信条》。清政府为挽救垂危的统治而颁布。武昌起义爆发,湘、陕等省相继响应,清政府受到极大震动。1911年10月29日(宣统三年九月八日)驻滦州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与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等联名致电清廷, 提出 “政纲”十二条,要求速开国会,改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皇族不得出任总理大臣及国务大臣等。同日,山西又宣布独立。清政府见祸起肘腋,深恐“兵谏”军队入京变生不测。次日,摄政王载沣以宣统皇帝名义下“罪己”诏,特赦党人,并急忙起草修补实行宪政的文件。11月3日(九月十三日)颁布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规定国会有制宪、改宪、选举内阁总理大臣、宣战、媾和及决定财政等权力;皇室经费听由国会决议;皇帝权限和皇室大典由宪法规定等。这个文件较之以前颁发的《钦定宪法大纲》,对“君上大权”虽有所削减,但仍规定皇位世袭,不受侵犯;皇帝有权任命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统率海陆军,而对人民的权利却只字未提。
清穆宗实录选辑
本书(一册一七二面一○三、二○○字)系选自「大清穆宗毅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同治朝对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此一朝(一八六一~七四)所见有关台湾之大事,一为戴潮春事变,二为福州设厂造船,三为教案与安平事件(又称樟脑事件),四为英、德(布)人合谋侵垦大南澳事件,五为日兵侵犯琅峤事件。「戴变」发生于同治初年,为清季台湾动乱最大之事件;历时三年有余,较已往各次重大事变之持续为久。在戴潮春起事之前,正值内地太平天国势力扩展至浙江之时,曾募台勇援浙;迨变乱形成之后;又有「各营台勇闻变,不无内顾,诚恐别生事端」之困惑。因在军事指挥上,每将两事联系,不能截然划分。因对此一事件所选范围,颇见广泛。自咸豊年间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及北京条约之后,允许台湾开埠通商与传教;教案与樟脑事件以及侵垦大南澳事件,均受上述条约之影响所成。日兵侵犯琅峤事件,为二十年后日本据台之渐,亦为光绪初叶积极筹防之契机;福建设厂造船,即与后此筹办台防有关。因此,本书所见除「戴变」外,几均与通商、筹防等所谓「洋务」聊为一起。
抚安东夷记
明马文升(1426—1520)撰。1卷。文升字负图,钧州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明史》有传。成化十二年(1476)九月,以兵部右侍郎奉命整饬辽东边防,十四年以兵部失机入狱,谪戍四川。十九年赦还,仍巡抚辽东。该书是其巡抚辽东时,自记当日时事,最早记述明代女真族建州、海西各部首领与辽东都司的贸易、纳贡请赏、武装冲突等史事。尤详载永乐至正统年间明与建州女真的关系。明万历以后,辽事日紧,所记颇引人注目,各种丛书多予收录,常见有《清初史料四种》及《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等。对研究明代东北女真族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