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显识经

作者:佚名
大乘显识经

本经主要是就识(异译写作神识)而论,尤其以众生死去后,识之舍离此身,及取他身为重点。就此点而言,阇那崛多的初译本《移识经》的经题更能充分地表达经的主旨。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博莱特·法拉

博莱特·法拉

《博莱特·法拉》既有奇妙悬念,又具文学价值,传神描述“充满欺骗又无比温暖的生活”。一个有着丰富经历的流浪汉,意外地以一个失踪八年的继承人身份,介入一个富有家庭的财产纠纷中。从不情愿到好奇再到迷恋这个家庭的温暖,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原有身份,更在融入温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开始了神秘的调查……

地狱的滑稽大师

地狱的滑稽大师

旧式的道口旁,一辆奇怪的敞篷车上放着一个奇怪的石膏女裸体塑像。一个突如其来的机会,这个奇怪的塑像被甩到了铁轨上,并且被飞驰的列车轧过。奇怪的是,这个塑像竟流出了血,原来塑像里竟放了一具女尸……名侦探明智小五郎接手了这一前所未有的案件,在调查过程中,竟查出每个受害者死前,都会收到一个滑稽的木偶作为预告。新闻记者称凶手为地狱的滑稽大师,小五郎与这位滑稽大师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终于查出了真正的凶手。整个故事扑朔迷离,情节发展在常人意料之外,读来使人欲罢不能。

吴郡志[标点本]

吴郡志[标点本]

一作《吴门志》。南宋范成大撰。五十卷。绍熙三年(1192)或四年成书。校官汪泰亨等于绍定二年(1229)至宝祐四年(1256)增订,后人续有增补。吴郡时称平江府,治吴县、长洲二县(今江苏苏州市)。全书分沿革、分野、户口租税、土贡、风俗、城郭、学校、宫宇、古迹、水利、人物、寺观、异闻、杂咏等三十九门。记载府城尤详,水利一门保存不少有关太湖流域重要资料,人物遗迹所占篇幅亦多。征引浩博、叙述简赅,是古方志中佳作。对研究南宋时期苏州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参考价值。惟汪泰亨等所补,体例殊乖,或为正文,或作夹注,颇嫌淆杂。此为《吴郡志》标点本。

刊误

刊误

笔记,唐李涪撰。二卷。涪唐末人,字里不详,曾官国子祭酒、尚书郎。坐王行瑜叛乱,放死岭南。所撰该书两卷,凡四十九则,内容多以考典章制度为主,尤重于礼仪,诸如起居、佳礼、封爵、拜客、奉陵、客卿、参谋等,引旧制以证唐末之失,引古制以纠唐制之误,多可订正礼文。下卷兼及杂事,如辨陆法言《切韵》之误,校订《左传》:“缮完葺樯”之完为宇字,驳李商隐谓孔子师老聃、老聃师竺乾之妄,正贾耽七曜历之谬等多有见识,学问渊博。是校勘学一部重要著作。有《百川学海》、《古今逸史》、《格致丛书》、《学津讨原》、《榕园丛书》等本,均题二卷。又《说郛》、《重辑百川学海》、《青照堂丛书》等本,均作一卷。

厚斋易学

厚斋易学

五十二卷,宋冯椅著。冯椅字厚斋,此书为其《易》学著作汇集,故名。《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冯氏此书,旧本散佚,唯《永乐大典》尚存其文,《四库全书》馆臣据以录出,并依《自序》所云,厘为《辑注》四卷、《辑传》三十卷、《外传》十八卷,凡五十二卷,合称《厚斋易学》。宋《中兴艺文志》:“宁宗时,冯椅为《易辑注》、《辑传》、《外传》,犹以程迥、朱熹未及尽正孔传名义,乃改彖曰、象曰为赞又。以《隋·经籍志》有《说卦》三篇,改《系辞传》上、下为《说卦》上、中。“其书早佚,散存《永乐大典》中。据冯椅自序,《易辑注》只解彖、象;《易辑传》则尊彖、象为经,以十翼为传;《易外传》则以十翼为经,以先儒各家之说证之,而断以己意。

海内十洲记

海内十洲记

一卷。旧本题汉东方朔撰。《十洲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明显地模仿《山海经》。此书保存了不少神话材料,其中对于绝域异物,也不无生动有趣的描写。《汉书·艺文志》杂家有《东方朔》二十篇,今散佚。《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托名为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