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作者:佚名
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称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观自在菩萨授记经、多罗菩萨仪轨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乃大本文殊经中观音授记经之一部分,共分四品。内容叙述自观音普现色身、授记、右瞳中出现多罗菩萨、讲说功德、陀罗尼等,及观音曼荼罗、护摩、灌顶、供养、大咒、一髻罗刹陀罗尼等。

猜你喜欢的书

素问玄机原病式

素问玄机原病式

医经类著作。金刘完素(约1120—1200) 撰。一卷。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 (今属河北) 人。人称刘河间。金承安间,章宗征召,不就,又赐号高尚先生。为河间学派开山鼻祖,后世尊为金元四大家之一。长期行医于民间,颇负盛名。研究 《内经·素问》十载,对运气学说造诣尤深。因其擅用寒凉药物,后世又称之为寒凉派。另撰有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宣明论方》 、《三消论》 、《伤寒直格》 、《伤寒标本心法荟萃》 等。传其学者有荆山浮屠、穆大黄、马宗素等。是书约成于天德四年(1152)。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 中病机十九条,将病症归纳整理为“五运本病”和“六气本病”十一条病机,凡二百二十七字,逐条逐证注释阐发,并提出相应治疗原则。尤其增列燥气为病一则,提出 “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并将病机十九条属于火热的十七种病症扩大为五十余种。提出“六气所伤皆热”、“六气皆能化火”观点,对后世医家如张子和、朱丹溪及清季温病学家均有较深影响。此书不仅为刘氏“火热论”代表著作,更是研究《内经》病机理论、医论方法及临床辨证的重要参考文献。有《刘河间伤寒三(六)书》本,明嘉靖十四年(1535)刊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撰人不详,系节录《赤书玉诀》改编而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述书写策文真文及佩符诵咒以求仙禳灾。

国初事迹

国初事迹

一卷。书成于永乐九年(1411),记事起元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朱元璋和州渡江,至十六年七月张士诚攻镇江止,凡一百二十八条,每条几十或数百字不等。多为明代史书所采用。

庄氏史案

庄氏史案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庄氏史案》是据陈寅清《榴龛随笔》而录,述清初庄廷鑨史狱案。明故阁辅朱国祯,曾欲为明史,未成而卒,书稿为湖州庄氏窃据为己, 庄廷鑨遂招集宾客, 整理增删成书。庄廷鑨死后,其父庄胤城召匠刊刻,名曰《明书》。时有归安县令吴之荣,因赃落职,闻庄氏私修明史之事,始则欲以此事诈财,继而欲以此事复职,指为逆书,卒成大狱。

胡子知言疑义

胡子知言疑义

哲学著作。南宋朱熹著,载《朱文公文集》卷73。《知言》为胡宏所著,提出了许多非正宗理学的思想和命题。朱熹取其中关于心以成性、性无善恶、心无死生、天理人欲同体异用等有疑义问题,与张栻、吕祖谦反复辩论。最后由朱熹将三人辨析之语编成《胡子知言疑义》。据朱熹自称:“《知言》疑义,大端有八:性无善恶,心为已发,仁以用言,心以用尽,不事涵养,先务知识,气象迫狭,语论过高。”(《朱子语类》卷101)明程敏中重新校刊、编次的《知言》6卷本中,将《知言疑义》附录于后。收入中华书局1987年版《胡宏集》附录2。

学天台宗法门大意

学天台宗法门大意

学天台宗法门大意,一卷,唐行满述,外题天台宗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