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变像经文偈颂

作者:佚名
观经变像经文偈颂

《观经变像经文偈颂》,中国人所撰佛教文献,作者不详。刊刻於南宋赵智凤镌刻的宝顶山石窟大佛湾北岩观经变像龛。 全国石窟中观经变并不鲜见,但变像与变文并列的不多;规模如此宏大、内容如此丰富则甚为罕见。特别是「十六观」的造像取材,他处多以刻韦提希夫人像为正,本龛却刻了十六个不同阶层的男、女人物像,并把各观想中经文浓缩成二十字的偈颂刊刻在图旁,为各处石窟所罕见。

猜你喜欢的书

鹤林集

鹤林集

诗文别集。四十卷。宋吴泳撰。《宋史》卷四二三《吴泳传》谓泳有《鹤林集》,不载卷数。其集,《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文渊阁书目》皆不著录。惟《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见之,亦云“缺卷”。知其集原未分卷。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修《四库全书》,不见其集,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四十卷:卷一至卷四收五古五十九首、七古二十一首、五律四十一首、五言长律二首、七律八十七首、五绝十首、七绝五十六首;卷五至卷一二,收内外制文三百五十九首;卷一三至卷三九,收表、奏疏、札子、状、启、书、策问、碑、墓志铭、序、记、杂著等各体文六百二十六篇;卷四○为词,凡三十二首。其集今有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今人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复自《永乐大典》残卷辑得七古二首、七律三首、祝文一首、祭文一首、制三百九十三首。

草山残梦之五:尔虞我诈

草山残梦之五:尔虞我诈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写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从蒋介石逃离大陆写起,直至蒋客死台湾,描写了蒋家父子及蒋氏家族在台湾复杂环境中的种种活动及心理状态。《草山残梦第五集 尔虞我诈》继续深入展现国民党内部以及台湾各方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相互算计。从政治权力的争夺到经济利益的纷争,各方都在使用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背叛、欺骗他人,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充满阴谋和诡计的政治画面,反映出当时台湾社会的复杂和混乱。

梅兰佳话

梅兰佳话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四卷四十回。题“阿阁主人著”,首有序,署“时道光己亥岁(十九年)菊月,古云赵小宋拜撰”,据序知作者为曹梧冈,书写于道光庚寅岁(十年,1830),有道光二十一年至成堂刊本传世。《梅兰佳话》从整体上而言,没有超越才子佳人的陈套,语言布局都无甚新意。全书分段不分章,每段皆有段目,与章目一般无异,但文字比别书每章短,估计是写作时作者染病在身,只能坐床凭几,信笔直书所致。因为是信笔,更不免旧时才子佳人小说的薰习。作者自感也不满,生前一直不愿刊印,此书质量可知。唯一可注意的是,该书处处流露出一个落魄文人的心态,读来饶有意趣。

东观奏记

东观奏记

唐裴廷裕撰。廷裕,或作庭裕,或作延裕,字膺馀。闻喜人。官至翰林学士、右补阙、散骑常侍。其余事迹不可详考。唐昭宗大顺中,任史馆修撰,与史官柳玭纂修《宣宗实录》,因日历、起居注等均已散佚,只能采摘宣宗一朝耳目见闻,编年排列。因在史馆所作,故称“东观”;因原本系奏记于晋国公杜让能以备史馆讨论,而非定稿,故称“奏记”。或作“东宫奏记”,系误传。书前有序。《唐摭言》卷十三言裴廷裕“文思敏捷,是下水船。”清缪荃孙跋称:“其书专记一朝之政绩。书中事实,颇具首尾,《通鉴》采及三十二条,《考异》一条,在唐朝杂史中最称翔实。”不过,裴氏政见偏于中党,故于该党中人时多美言。传世有:①明抄本,北图藏。②明抄本。上图藏。③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吴翌凤抄本。北图藏。④《稗海》本。⑤《续粤雅堂丛书》本。⑥《小石山房丛书》本。⑦《藕香零拾》本。⑧《续百川学海》本。⑨《四库全书》本。

大唐西域记选译

大唐西域记选译

《大唐西域记》全书十二卷,加上最前的两篇序和最末的《记赞》,十三四万字,篇幅已不算小。依照《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编撰体例的要求,以下从《大唐西域记》中节选出部分章节。节选的章节,以记载印度部分的内容为主。在这些章节中,又以记载与佛教,尤其是与释迦牟尼佛教化事迹最有关系的内容为主,介绍给读者。节选的章节,包括卷五的羯若鞠阇国,卷六的劫比罗伐窣堵国和拘尸那揭罗国,卷七的婆罗痆斯国,以及卷八摩揭陀国(上)。文字主要以上面最后提到的《大唐西域记校注》的本子为根据,但重新又加以校正,标点和分段也做了一些改正和调整,并配上分段的小标题和今译。希望读者通过节选的这些章节,能约略了解到当年玄奘大师西天求法时所见到的一代佛教胜迹以及当时印度的风土人情。但更重要的,是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大师万里跋涉,舍身求法,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伟大精神。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六卷,明深有撰,明闻删订,袁宗道序,顾起元序,有行由。前三卷答诸方书,后三卷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