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仪轨

作者:佚名
地藏菩萨仪轨

全一卷。唐代输婆迦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述说佛在佉罗提耶山时,地藏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欲说神咒,经佛允许后,遂说此仪轨;初说大、中、小之三种神咒,次说画像法,其次说印咒、普供养印、总说总印、请赞印,最后说成就十七种护摩之法。

猜你喜欢的书

还乡

还乡

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南部古老的艾登荒原上。老船长斐伊的孙女游苔莎厌恶家乡的阴郁荒凉,一心想到大城市里去过荣华的生活。姚伯太太的儿子克林原在巴黎某珠宝店当经理,因厌倦城市闹嚷生活,回到故乡,爱上了游苔莎,游苔莎怀着上巴黎的希望和他结了婚。不料克林决心留在家乡办学启蒙,还当伐木工人,游苔莎大失所望,又暗中和旧日的情人韦狄来往。克林发觉此事,又得知游苔莎未给前来探望的母亲开门,致使伤心疲惫的老人在归途中休息时被毒蛇咬死,便愤怒地赶走了游苔莎。游苔莎去找韦狄,正好韦狄得到一笔遗产,两人商定夜间私奔巴黎,结果在途中被水淹死。克林当了传教士,求得精神上的寄托。哈代以此表明:游苔莎之死,既非受人迫害,也非个人犯了严重罪行,只因她厌恶家乡的环境,无情的大自然便严厉地惩罚了她。哈代认为,悲剧是由于人的性格与自然环境的对立造成的。其实,小说现实主义地反映了工业资本侵入农村宗法社会后所产生的种种冲突,所引起的人们思想的变化。这些,后来哈代也是逐渐认识到了,在《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等作品中有更充分的反映。

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

五幕话剧。老舍编剧。作家书屋1943年2月出版。写抗战时期商人乔绅一家的分化过程。乔绅在国难时期靠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大发横财。他不顾民族国家利益,一心依靠金钱力量来控制家中的一切。大儿子乔德山牺牲于抗战前线,他竟斥之为“冤孽”。他的一家遭到时代风暴的冲击,大儿媳因报仇未成患了精神病,二儿乔仙山冲出了家门走上抗战之路,女儿被流氓玩弄,小老婆跟着流氓逃往香港,这一切使乔绅陷于彻底的孤立和失败,促使他开始有所悔悟。剧中还描写了爱国家爱艺术的老画家吕千秋的形象,与乔绅相对照,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深化。作品揭示了一切有违于抗战之行为必将遭到历史的惩罚和没落的命运,并鼓舞人们投身于抗战的洪流中去。此剧在题材和表现上均有新的开拓。是作者抗战剧作中较为成功之作。

政治丛书提要

政治丛书提要

《政治丛书提要》全书共四卷,为清光绪宣统年间内府朱丝栏钞本,未题书写者。共三十种宪政类书籍提要,始于:日本宪法疏证提要。终于:日本统计类表叙论提要。应该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进呈给光绪皇帝阅读的宪政书籍提要,内容包括:宪法、国会、税法、制度、教育、货币、司法等等。

法界宗莲花章

法界宗莲花章

佛教著述。清续法集,法贤校。一卷。此书以莲花的开放、颜色和生长等为喻,讲述唐法藏的判教学说和华严宗的基本教义,故名。书中谓:“如来说经,《华严》为极;古德判教,贤首而极。今依彼教观,开合五位百法。若非大经莲花,无由取喻开悟。”“五位”即时、仪、教、宗、观,与《贤首五教仪》所述内容相同。“百法”是五门的展开,即“十时”、“十仪”、“十界”、“十对”、“十玄”、“十度”、“四法界”、“六相”、“三时”、“三觉”、“三观”、“十一宗”、“五教”等,再加上“四谛”、“三性”、“三空”、“二自觉”算为“五法”,总为“百法”。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圣观自在菩萨梵赞

圣观自在菩萨梵赞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共八赞,皆梵语。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阿那邠邸有七子。无笃信於佛法众。彼不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亦不改杀生。亦不改不与取。亦不改他淫。亦不改妄语。亦不改饮酒。尔时阿那邠邸长者告彼七子言:汝等。今可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亦莫杀生。莫不与取。莫他妻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