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设论

作者:佚名
施设论

梵名Prajn~apti -s/a^stra 。凡七卷。译自小乘论部六足论中施设足论之‘因施设门’。前四卷宋代法护译,后三卷宋代惟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内容论述有关世间业报差别之因。凡十四章。其中卷首标示对法大论中世间施设门第一,即第一章,其文注曰(大二六·五一四上):‘按释论有此门,梵本元阙。’即世间施设门等缺,余十三章为对法大论中因施设门,于诸门中论释轮王之七宝、佛初生之瑞相、有情之因果、三毒之轻重、世间诸法之差别、山海、变化、神通等。

猜你喜欢的书

勉斋集

勉斋集

诗文集。南宋黄榦撰。40卷。凡讲义经解3卷,书15卷,记序题跋4卷,启1卷,奏状2卷,策问1卷,札状5卷,判语2卷,杂著2卷,行状志铭3卷,祭文1卷,诗1卷。榦,世号勉斋先生,因以名集。其集宋代初刊于衡阳,仅选编10卷,后增刊为40卷。宋刊40卷本今存,并有附集、语录、年谱各1卷。元延祐二年(1315)重刊,亦存。清康熙中又刊,卷数虽仍40之旧,但前后编次迥异,且13篇中各阙十余字至数百字不等,如《上朱晦庵第八书》脱三百余字,《申省土功告毕》脱二千余字。《四库全书》据康熙本著录。榦学承朱熹,然无门户之见,且注重经世致用,与空谈心性者异,集中尚存多篇论学之作,可窥其学。又所至以政绩闻,其守郡公移案牍之作具在,可资考证。

鄂州小集

鄂州小集

宋代诗文别集。6卷。罗愿著。乾道二年(1166)郑玉为罗愿文集作序称,其集为州佐刘清之编集刊刻,岁月既久,其书罕见,洪斌、鲍元康出资重刊。其后又曾屡经编刊。《宋史·艺文志》著录其书10卷,但现存各本皆为6卷。洪武二年(1369)王祎序赵汸、赵埙重刊本说:罗愿集原为10卷,“鄂人尝以刻板其州,新安郑氏家亦有刻本,岁久皆废轶。今其存者五卷,其七世孙宣明力搜访之,复得杂文若干首附于五卷之末”。以《粤雅堂丛书》本与《四库全书》本相校,前5卷内容基本相同,但第6卷则大异。前者为考、序两类文章,后者则为传21篇。但前者除曹宏斋所作本传,尚在卷首载序文12篇,凡例1篇及诸家评论若干则。卷末所附罗颂遗文之后又附跋3篇。在此集6卷中仅第1卷为赋、诗、词,余皆为文。朱熹《与刘子澄书》称罗愿“文字细密有经纬,可爱”。在其作品中,朱熹、曹宏斋等人对《淳安县社坛记》一文特别推崇。

洞霄图志

洞霄图志

宫观志。南宋邓牧(1247—1306)撰。六卷。 牧字牧心,号九鉴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学者。宋亡隐居于洞霄宫,终身不仕、不娶,自号“三教外人”。著有《伯牙琴》。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天柱两山间,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时牧隐居于此,受超然馆住持沈多福嘱,与本山道人孟宗宝搜讨旧籍,作此志。于大德九年(1305)成书,五万余字。分宫观、山水、洞府、古迹、人物、碑记六门。宫观门记洞霄宫、九锁山门、虚皇坛、三清殿、冲天观等宫观建筑四十七处,述其位置、历史沿革。山水门记天目山、大涤山、天柱山、白鹿山等名山多处。可为开发旅游业提供资料。五卷后附住持知宫等题名,有及大德十年事,疑为道人所增。人物门有邓牧及叶林二传,前题“续编”二字,不知续者。书名图志,然有志无图,当为传写脱佚。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天道与人文

天道与人文

竺可桢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一位卓越的大学教育家,许多文史工作者在选用素材时,都有“六经注我”或堆砌编排的特点,其最终分析可能失之偏颇。竺可桢选用材料十分讲究,对历史的分析基本上做到了唯材料是举。《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对气候变迁的分期,既不是根据温度变迁的周期,也不是根据历史朝代的不同,更不是根据纪年方式的变更。而纯粹是“根据手边材料的性质”。把气候时期分为“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这种分期方式与气候变迁本身并无关系,表面上看来极不合自然逻辑,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最方便实用且能最接近客观真实的一种方式,典型地体现了他所反复提倡的“求是”精神。

台湾私法债权编

台湾私法债权编

本书(二册二四九面一四九、四○○字)汇集台湾私法有关债权之事例,凡二章,共十六节。此项事例,为日据时期台湾旧惯调查会所搜集。按当时日人为实施有效统治,尝对台湾旧惯进行调查。是项调查区分二部:第一部为法制之部,第二部为农、工、商经济之部。第一部於清光绪二十七年时开始进行,前後调查三次,历时十载。其每次刊行之报告书全用日文撰述,主为台湾私法一般性之介绍;至其「附录参考书」纯为台湾私法事例之汇集,仍存中文原蹟。宣统二年时,综合三次调查资料加以整理,复将第三次报告书及其「附录参考书」修正出版。该版报告共分绪论、不动产、人事、动产、商事及债权等编,可谓集其三次调查之大成。本书之内容系以修正出版之「第一部调查第三回报告书台湾私法第三卷附录参考书上卷」第四编之第四、五两章为主,再加前一年刊行之「第三回报告书台湾私法第三卷附录参考书上卷」第八章合编而成。所集事例,统属债槽部分。第一章债权总论,分债权之物体、债权之担保二节;第二章债权各论,分赠与、买卖、消费借贷、寄托、包、运送、调处、交代、行、会、保险、赌博、不法行为十三节。本书以外,另编有商事、人事、物权等编,分见第九一、一一七、一五○种诸篇。

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

一名《野获编》。笔记。明沈德符(1578—1642)撰。三十卷,补遗四卷。德符有《顾曲杂言》已著录。本编为其追忆祖父及父亲所述明代朝野掌故和自己的见闻杂事而成。原本正编二十卷,成书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续编十二卷,成书于万历四十七年。以“退耕而言朝士”、“谋野则获”,故名;又编中强半述近事,故冠之“万历”。今本计有一千四百四十条,分为列朝、宫闱、宗藩、公主、勋戚、内监、内阁等四十八类。书中大多系明万历及万历前的朝廷掌故及士大夫们的政治生活的记载,也保存了部分有关小说和戏曲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