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课 修观对治淫欲
- 第二课 八念对治恐怖
- 第三课 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
-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
- 第四课 转轮圣王
- 第五课 三苦八苦
- 第六课 十八界
- 第四、五、六课 综合指要
- 第七课 经咒忏赞颂偈
- 第八课 读经录要(一) 杂阿含经 (1)
- 第九课 读经录要(二) 杂阿含经 (2)
- 第七、八、九课综合指要
- 第十课 八关斋戒
- 第十一课 称为佛菩萨名号 (一)
- 第十二课 称念佛菩萨名号 (二)
- 第十、十一、十二课综合指要
- 第十三课 小乘修道的过程
- 第十四课 大乘修道的过程
- 第十五课 释尊五时说法与十二部经
- 第十三、十四、十五综合指要
- 第十六课 四次结集
- 第十七课 大天五事与上座大众两部的分裂
- 第十八课 大众部的一再分派
- 第十六、十七、十八课综合指要
- 第十九课 上座部的一再分派
- 第二十课 印度佛法的三个时期
- 第二十一课 佛法初入中国及释道的比试
-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课综合指要
- 第二十二课 佛经的传译 (一)
- 第二十三课 佛经的传译 (二)
- 第廿二、廿三、廿四课综合指要
- 第二十五课 读经录要(一)
- 第二十六课 读经录要(二)
- 第二十七课 诸家的判教 (一)
- 第廿五、廿六、廿七课综合指要
- 第二十八课 诸家的判教 (二)
- 第二十九课 三武一宗的灭佛 (一)
- 第三十课 三武一宗的灭佛 (二)
- 第廿八、廿九、卅课综合指要
- 第三十一课 佛门分宗的理由
- 第三十二课 俱舍宗 (一)
- 第三十三课 俱舍宗 (二)
-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综合指要
- 第三十四课 成实宗 (一)
- 第三十五课 成实宗(二)
- 第三十六课 读经录要 (一)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
-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综合指要
-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
- 第三十八课 读经录要 (三)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
- 第卅七、卅八课 综合指要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河津县志
八卷,清马光远修,刘梁嵩纂。光远,字月生。东海人。进士。康熙十年(1671)任知县,任上兴修水利,革除火耗,捐俸造桥。梁嵩,邑人。进士。正文分八门五十三目,图考六幅,记事止康熙十一年。沿革目记旧编共三十六里,清以来改为十八里。山川目记唐所修水渠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冲毁,百姓仍需纳水田粮赋,甚为窘迫。隆庆五年(1571)知县张汝乾捐俸凿山通渠,使水利复兴。陵墓目记辛村多古塚,高丈余,传说系商王陵墓,嘉靖初大阳村西为大风吹荡,金井暴露,可为一徵。公署记知县马氏修葺大堂而不加费用于民。立寨堡为目,记崇祯年间建寨堡六十九座,又记福亭里有唐建河南武备寨。物产目记邑有虎。人物门记梁嵩父有纶甚详。艺文门收文较详。有赵用光《河津县兴革利弊事宜四款》,其一禁止以赠送为名,征瓜农赤日之下担瓜往州、府数十里徒步送瓜;其二议修盐池堤岸的伕费当合理摊派,以杜绝胥吏从中克扣之弊。寺观目记一座隋建筑,八座唐建筑。又记大觉寺为汉永乐年建,误,汉代无永乐年号。有康熙十一年刻本。北图、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地理醒心录
龙势住,看左右,一手不回终有咎,左龙右虎两边齐,儿孙兴旺多田土
野叟曝言
侠义小说。二十卷一百五十四回。清夏敬渠撰。约写作于乾隆中叶,光绪年间刊行。小说以明代成化、弘治两朝为背景,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英雄人物文素臣。文素臣,名白,字素臣。作者描写他文武双全,胸怀大志,是个“极有血性的真儒,不识炎凉的名士”,这个“铮铮铁汉,落落奇才,吟遍江山,胸罗星斗,……挥毫作赋,则颉颃相如;抵掌谈兵,则伯仲诸葛;力能扛鼎,……勇可屠龙”。但朝中阉宦擅权,国事日非,他便游历天下。一路上除暴安良,扶危济贫,相继救得美貌才女璇姑、素娥和湘灵,后皆纳妾。入都后又以他起死回生之术为皇帝、王子治病,被钦赐翰林。后又平叛救驾立下大功,被晋升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并以郡主配为左妻。后又东征西讨屡建大功,加官进爵,位极人臣。二妻四妾,分居六楼,生下二十四个儿子,一百二十个孙子,一百四十个曾孙。封妻荫子,皆得高官厚禄。作者一生怀才不遇,他把自己的才学和梦想都凝铸在小说主人公文素臣身上。他故意把文素臣写为布衣出身,不曾中举而做了国师、宰相。作者一生不得志,但他渴望功名富贵,于是他自己的理想全部寄寓在文素臣身上,让他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书中许多章节谈经论史,借以炫耀才学,是当时小说之风气。
唐诗鉴赏辞典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在唐代三百余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诗人,其中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更是名垂青史、光照万代的大诗人。正是无数有名的大诗人和默默无闻的小诗人一道,构成了唐诗星光灿烂的景象,让千百年以后的诗人、诗坛黯然失色。为了全面了解唐诗的面貌,特编辑本辞典。本辞典共收诗人180余人,诗1700余首。
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明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上海圆明讲堂沙门韬光圆瑛讲,弟子芬陀利子明旸日新录。佛法难闻,凡情忽之也;净宗难信,旨奥罔解。佛法者何?净而已矣。所净者何?根尘识皆是也。故群经蕴义,无不在净;学而习于净,扼乎佛法之要矣。
十八臂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觉译。佛对阿难说十八臂观音之陀罗尼。为阿难说,持者,消灭根本罪业,积集无量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