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史
作者:佚名
亦译《大王统史》。斯里兰卡早期用巴利文撰写的王朝与佛教编年史。有三种编订本:(1)与《小史》合编,全书分四个部分。(2)与《小史》的一部分合编,全书分两个部分。(3)目前较流行的编订本,由德国威廉·盖格(Wilhelm Geiger,1856—1943)编订,伦敦巴利语圣典学会出版。只包括上述两种编订本的第一部分,共三十七章,从佛教的产生、传入斯里兰卡一直记载到摩诃舍那国王(Mahasena)统治时期(276—303或325—352)。此本分四个主题,即佛教的产生与发展;佛陀到斯里兰卡弘法的传说;佛教传入斯里兰卡;斯里兰卡护佛国王杜多伽摩尼(Dutthagamani,前161—前137在位)的业绩。作者是公元6世纪的摩诃那摩(Mahanama)长老,主要资料来源是《岛史》和朝廷文件。与《岛史》互相连贯,但比《岛史》更精炼和丰富,提供了印度和斯里兰卡早期佛教发展的一些有价值的史料。体裁是史诗体,文笔优美,有一定文学价值。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章 如来来降
- 第二章 摩诃三摩多王统
- 第三章 第一结集
- 第四章 第二结集
- 第五章 第三结集
- 第六章 毗阇耶之来岛
- 第七章 毗阇耶之即位
- 第八章 般多伟须提瓦之即位
- 第九章 阿婆耶之即位
- 第十章 般多伽婆耶之即位
- 第十一章 天爱帝须之即位
- 第十二章 各地方之信心
- 第十三章 摩哂陀来岛
- 第十四章 长老之入都
- 第十五章 受纳大精舍
- 第十六章 受纳支提耶山精舍
- 第十七章 舍利来岛
- 第十八章 受纳大菩提树
- 第十九章 菩提树来岛
- 第二十章 长老入灭
- 第二十一章 六王章
- 第二十二章 伽摩尼王子诞生
- 第二十三章 战士获得
- 第二十四 兄弟交战
- 第二十五章 睹多伽摩尼之胜利
- 第二十六章 摩利阇越提精舍之祭
- 第二十七章 青铜殿祭
- 第二十八章 得大塔建造之资材
- 第二十九章 大塔建造之初
- 第三十章 舍利室装置
- 第三十一章 舍利奉安
- 第三十二章 上生兜率宫
- 第三十三章 十王章
- 第三十四章 十一王章
- 第三十五章 十二王章
- 第三十六章 十三王章
- 第三十七章 摩诃阇那
猜你喜欢的书
玉台书史
书法史传,一卷。清 代书学家厉鹗撰。厉鹗 (1692~1752),字太 鸿,号樊榭。浙江钱塘 (今属杭州)。康熙举 人。嗜书,工诗。此书专辑历代妇女中工书 者为一编,各具一传,并附书迹、题跋,各 注出处,征引有据。分宫闱、女仙、名媛、 姬侍、名妓、灵异、杂录七门。宫闱收49 人,女仙收7人,附尼1人,名媛收104人, 姬侍收12人,名妓收33人,灵异收2人, 杂录3人,共211人。前后无序跋,亦不分 卷,因此余绍宋 《书画书录解题》 疑为未定 稿或某长编之一部分。有 《昭代丛书》 本、 《赐砚堂丛书》本、《述古丛钞》 本、《说库》 本、《藏修堂丛书》 本等。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撰人不祥,约出於东晋。系古《灵宝经》之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4《灵宝中盟经目》著录《太上洞玄灵宝长夜府九幽玉匮明真科经》1卷盖即本经。《无上秘要》引。敦煌遗经有本经片段。本经为六朝灵宝经述科律后半部为《九幽玉匮罪福缘对拔度上品》,述斋醮科仪。
宣验记
志怪小说集。作者刘义庆。原书13卷,已佚。约成书于晚年(元嘉十七年)之后。该书最早见于《隋志》史部杂传类著录,十三卷(一作三十卷)。两《唐志》不录。鲁迅据《太平广记》、 《说郛》等书辑其佚文三十五条,编入《古小说钩沉》内,这是目前较为完备的辑本。《宣验记》是南朝出现较早的、专为宣明因果应验的佛家观念而产生的志怪小说。当时由印度传来的佛教影响很大,它的灵魂不死、天堂地狱和因果报应之说,在社会上特别盛行。宋书》、《南史》刘义庆本传中未著录。《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为13卷,一作30卷。两《唐书》未录。法琳《破邪论》卷下、《辨正论》卷6都提到刘义庆撰《宣验记》。刘义庆晚年信奉佛教,此书当是其晚年之作。其佚文散见于南朝梁代慧皎《高僧传》,唐《初学记》、《白孔六帖》、《艺文类聚》,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书。
北大历史讲座
北京大学为中国之百年名校,师资雄厚,为高等学府。《北大历史讲座》一书收录著名的国学大师胡适、傅斯年、张荫麟、梁启超、吕思勉、孟森、缪凤林、雷海宗、岑仲勉,站在新的高度,用理性的观点阐述历史,如夏商周、春秋战国、秦宋、明清、中国近代史,抓住中国历史转折的拐点,入木三分、浅显易懂的文笔让后人清晰地了解千百年前发生的真实事件。《北大历史讲座》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以讲述史事的形式,运用富有思辨性的语言,用全新的视野和历史的眼光,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等多个角度,全方位深入探索中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既吸取了从前的经验,又为将来指明了方向,敲响了警钟,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阅读和细品。
帝范
四卷。唐太宗李世民撰。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 (649)。论为君持身治国之道。以为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为治国之本。贞观末年太宗以此书赐其子李治(高宗),曰:“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修身治国备在其中”(《帝范·后序》)。《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皆云四卷。晁公武《读书志》仅载六篇。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一卷。此本载《永乐大典》中,共十二篇,首尾完整。是书于南宋时已佚其半,至元乃复得旧本,故明初转有全文。曰:《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贾行注和韦公肃注,并佚。注文疑出于元人之手。日本有传本。大抵本文以日本传本为佳,注文以四库馆臣辑本为上,亦互有补充。有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知不足斋丛书》本。《粤雅堂丛书》三编本据日本传本刊。
续古尊宿语要
六卷。宋代晦堂师明编。此书继《古尊宿语要》之后而编,收录临济、汾阳昭、琅琊觉、慈明圆、翠岩真等八十一位禅师的语要。由于所摘录机缘语句较少,很少涉及人物生平履历,没有完整的传法谱系,其史料价值低于灯录。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