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稻芉经随听疏
作者:法成
亦称《佛说大乘稻秆经随听手镜记》。佛典注疏。唐法成集。一卷。仅存于敦煌遗书中。是敦煌遗书所藏的《佛说大乘稻秆经》的注疏书。疏释分五门:(1)立所宗,谓本疏“依经中宗”,即依龙树中观派立宗;(2)明归乘,谓本疏乃菩萨乘中所摄;(3)言归分,谓此疏属十二品经中的“自说义论分”所摄;(4)辨归藏,辨此疏属论藏;(5)解释,即对经文正式注疏。注疏分两部分:先释题目,后释经文。释经文时又按照《瑜伽论》的说法,分为“总摄门”、“经之所诠”、“释句义”、“辨次第”、“答难”等五个方面。本书释意简略精要,是研究法成思想的重要资料。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法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剧作。写于1939年,1941年第一次上演。大胆妈妈原来是17世纪德国作家格里美尔豪森的流浪汉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布莱希特在剧中仅仅借用了这个人物的名字。安娜·费尔琳是一个随军女商贩,绰号“大胆妈妈”。她把自己的命运同战争联系在一起,靠在战争中做小买卖为生。她曾先后嫁过几个不同国籍的丈夫,身边有三个孩子: 儿子埃里夫、施伐兹卡斯以及被士兵击伤后变成哑巴的女儿卡特琳。小儿子施伐兹卡斯后来成为瑞典军队中的一名出纳员。一次,大胆妈妈一家被俘,她的女儿和篷车虽然被救了出来,但她的小儿子因提着装有二百块金币的钱箱无处躲藏,不得不把它扔到河里,被一个上士发现,随即被处决。大儿子埃里夫一时成为军队里的英雄,但因为在战乱中抢劫和杀死一个妇女而被处死。她的女儿卡特琳则因向哈勒城击鼓鸣报军情而被士兵枪杀。大胆妈妈在失去三个孩子之后,孤身一人拉着篷车,继续跟着军队,靠战争为生。布莱希特坚持认为大胆妈妈是个消极人物,她唯利是图,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在剧中,布莱希特写出了大胆妈妈的愚昧、麻木和不觉悟,以期观众对这个人物产生理性的否定认识。然而,这部戏剧的演出效果可能出乎作者的预料,因为观众谁都会为她的悲剧性命运所感动,从而对她产生同情。从这一点来看,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也决不是完全排斥情感共鸣的。
霜痕
现代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著。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9月出版,列入“新中国文艺丛刊”。收《叙言》1篇,《青松之下》、《霜痕》、《冲突》、《生与死的一行列》、《旅舍夜话》、《相识者》、《河沿的秋夜》、《纪梦》等短篇小说8篇。其中《霜痕》描写的主人公茹素,原是个意志坚强的青年。因遭到一连串的不幸,他几乎变成一个与世无争的“无感觉者”。觉醒后,他为找不到出路而感到痛苦,最后参加了“红花”标号的暗杀集团,用“灵魂的冒险”来游戏人生,企图找到自己“真正”的生活之路。《河沿的秋夜》写了三个苦闷的青年,他们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陷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在秋夜里,只得吹吹箫笛,借酒消愁。在酒后的醉途中,寻找各自的“解脱”。王统照曾经指出,这些作品“与我已印行的更在以前的作品不同”,“多少搀入了一点辛涩的味道,”“常常感到沉重的生活的威迫,将虚空的祈求打破了不少,在文字方面,,也不全是轻清的叹息与虚渺的惆怅了。”(《霜痕·叙言》)
录异传
志怪小说集。撰人不详。《隋书·经籍志》、两《唐志》及《宋志》皆不收载。《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等类书多有征引。今人疑其亡于宋。鲁迅辑其遗文二十七条,载《古小说钩沉》。该书产生的时代亦不能确知。据鲁迅辑本所录,有晋隆安中事,可以推知其成书约在东晋末或南朝。《录异传》属于杂鬼神志怪,所记内容起自周秦,迄于东晋的鬼神、妖异、奇闻、怪事之类的传说
学诗浅说
《学诗浅说》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旧体诗词的普及读物。由于著者对古典文学有极深的造诣和识见,对一部诗史了然于胸,本人又擅诗词,故无论谈诗的结构与形式、鉴赏与诵读,还是谈诗的发展与流派、写作途径与方法,都显得游刃有余,可谓既循循善诱,平易亲切,又要语不繁,切中肯綮,令人读后有豁然开朗之感。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
三卷,明广真说,灯来编。卷上上堂茶话,卷中普说小参示众法语,卷下入堂入室勘辩问答颂古杂述塔铭,另刻正录十卷广录三十种共六十六卷板存忠州治平禅院。
解卷论
陈那菩萨造
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