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疏

作者:佚名
药师经疏

佛典注疏。作者与卷数不详。是对《药师经》的疏释。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已知敦煌遗书藏有斯2512号,首尾俱残,标题系据内容所拟。疏文起自文殊请问,终于十二大愿。均系边引经文,边作疏释。所引经文与现存东晋帛尸梨蜜多罗、隋达摩笈多、唐玄奘及义净诸译本均不同,或为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五所载“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秣陵鹿野寺比丘慧简依经抄撰”所成之本。历代大藏经均未收。敦煌出土后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猜你喜欢的书

渊源道妙洞真继篇

渊源道妙洞真继篇

渊源道妙洞真继篇,原题「真元门生李景元集」。景元生平不详。据书中引述北宋朗然子(刘希岳)之语,盖出于两宋之际,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分三篇,皆有经有注,上中二篇言医家脏腑经络理论。以十二月建、十二辟卦、十二律、十二方、黄道十二宫、十二分野,分别配属脏腑经脉。下篇经文以医论仙,以内丹搬运黄河逆流之法附会医家脏腑经络说。注文增入儒家君臣父子、忠孝仁义之教。从内容文字看,本书盖与宋金之际道教真元派有关。

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

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

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原不著撰人。据考应为金人时雍或其弟子「子明」所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宣称上方天尊居一炁化均之天,九清自然之国,为诸仙真讲说经文。凡三篇:〈太极降德上篇〉谓太极大包天地,自虚而产有,真一元炁生化万物,强名之曰「道」;道降而为德,是为上德。 〈德归素无中篇〉称圣人之教以德为贵,故修道者先应修德,然后修炼形质神气,方可升仙。篇内列举十方仙君修德成仙之事,以为佐证。 〈真元通仙下篇〉宣称上天秘藏有「云篆真文」,上方天尊以之传授紫虚真人,命其教化天人,救时之弊。「真文」凡三章,皆为四言偈语,多用古怪之字。三篇经文之后,又附「太清时公(金人时雍)告子明曰」一段文字,内载上方天尊十位尊号及「上方真元云箓」(符文)十二枚,谓世人诵念尊号,书佩云篆,即可护身保神,降福除殃。本书为研究宋金之际上方真元派经典教义之重要史料。

曹文贞公诗集

曹文贞公诗集

又名《汉泉漫稿》。诗集。元曹伯启(1255—1333)撰。十卷,后录一卷。伯启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后历仕兰溪主簿、陕西诸道行台御史中丞。卒谥文贞。是集为其子及门人于至元四年(1338)编成。收古今体诗四百余首,词二十余首。后附伯启神道碑。诗多行旅游览与赠答之作。冲破江湖派积习,亦不蹈豫章派余波。词句娴熟典雅,多近元祐格。尤以律诗出色。少数诗篇亦能触及人民疾苦。《四库提要》称伯启诗虽不能与虞集等角立争雄,“而直抒胸臆,亦不失为中原雅调”。有《四库全书》本。《涵芬楼秘笈》本作五卷。

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简名《东堂老》、《破家子弟》。杂剧剧本。元秦简夫作。四折一楔 子,末本。剧写东平人赵国器、李实同在扬州经 商。赵因儿子扬州奴不肖,预料他日必然败落, 便立下文书,托李代为经管钱财。扬州奴受人 引诱,每日花天酒地,最后出卖住房。李实屡教 之,不改,便暗中出面买下。扬州奴终于贫穷落 魄,居住破窑,向李实之妻借一贯钱,靠卖菜度 日。李实知其已经痛改前非,便出示赵国器托 孤遗嘱,将所托寄五百两银子买下的扬州奴之 原有房屋田产以至家具、奴仆当面归还。贾仲 明《凌波仙》吊词称此剧“壮丽无敌”。明传奇有 《锦蒲团》,又名《金不换》,即据此改编。有息机 子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 本、《酹江集》本。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一卷,宋道济说,沈孟柈叙述,无竞斋赞,附舍利铭,内题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南岳下第十六世,嗣佛海远。

心明经

心明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在灵山分卫梵志之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其夫亦出家证果。佛在灵山行分卫,梵志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并其夫亦出家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