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命经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龙榆生杂著
龙榆生杂著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词集题跋为主,包括历年所撰序跋、附记、题识等文字;第二部分为散见于杂志报纸上的各类文章,即散文与杂文。此部分文章,按写作时间先后排序,大致可分为四类:一自述,二怀人,三时论,四游记及其它。第三部分为科普读物,如《蚕宝宝的故事》等。
穷鬼传
戴名世著。见《南山集》,收于《清代散文选注》。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时作者以教书餬口,生活困顿,遂写此文以抒不平之气。唐代韩愈曾作杂文《送穷文》以抒愤。此文进一步发挥为穷鬼作传。开头写曾依附于韩愈的穷鬼,九百年后来附于被褐先生(即作者),于是使他“穷于言”、“穷于行”、“穷于辩”、“穷于才”、“穷于游”,动辄得咎,“蒙尘垢”,“忧众口”,一生潦倒。然而穷鬼向他指出,“穷”于先生亦有功:“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使先生独往独来而游于无穷”,说明“穷”能锻炼自己愤世嫉俗的倔傲的性格。最后,写穷鬼的功效已成,隐身而去。全篇借为穷鬼立传,揭露社会的黑暗,世态的炎凉,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磊落孤愤之慨,表现了对现实的抗争态度。文中采用寓言手法,寓庄于谐,笔墨淋漓酣畅,曲尽激愤之情。
医粹精言
医论。清徐延祚撰。四卷。延祚有《医意》已著录。此书成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载论凡八十四篇,约四万余言。不分类别,论述医道之重要、博闻强记、读书临证、审病须精、考证度量、医医说、四大家辨等理论问题。但其大部分内容论述临床辨证施治与方药,如论治病不出气血痰瘀、郁无虚病、用药分量法则等,对内、外、妇、儿各科中一些重要证治作了专题阐述,或论医籍医象,或论脉理脉表、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或专论方药,并载案十数则。内容丰富,除个别辑自他书外,多为经验心得。如“外治须知”篇按三焦分治疾病,载有按摩、鼻、嗅、敷贴、薰、熨、坐、烘、暖等外治法,简便易行。书中所论,贯通古今,厘正沿误,宗于经旨,且多有发挥。有光绪二十二年奉天 《铁如意轩医书四种》本。
齐氏医案
医案。清齐有堂撰。六卷。有堂名秉慧,以字行 。戎州 (今四川宜宾市) 人。幼时学儒,体弱多病,弱冠因家道中落而经商。后自学成医。素喜积累验案,并结合医理钻研。晚年集一生之临证经验,于嘉庆十一年(1806)撰成本书,时年七十岁。全书约十二万言。首论临证必读、切脉须知、杜执病困医之弊、医门十劝、杂志俚言等,提倡医德。卷一卷二详释六经,力主分经治病,罗列伤寒、温病证治于后。卷三至卷五首载先天后天图说,次叙内伤杂病证治。卷六载妇科、儿科及瘟痧证治。末附绪言和病家十戒。每类证治后附若干治验,详析病因、病证、理法方药。门分类别,叙述条达。书中引录历代医学书籍二十四部,抉要钩玄,融会贯通,实利于后学。有道光十三年 (1833) 尚有堂刻本,民国间上海千顷堂石印本。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
清超琛(尼)说,普明编、明俊录。卷内收图像。像赞、序、示众、偈、颂古、机缘、佛事、记铭、行实、自叙行略训徒。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亦称《金刚经宣演》。佛典注疏。唐道氤集。二卷。作者自序称: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御注《金刚经》,故作此《宣演》,“君唱臣和,丝发轮行”。本书分五门:(1)叙教兴由,谓《金刚经》为“除疑断障,生信起行,识真俗理,摄福惠德,证法身果,佛种不断”,故而兴起。并叙述了传译经过,介绍了印度诸唯识大师的注疏。(2)明经体性,从唯识思想的立场,主张此经以“识心”为体。并用“圆成实”等分析此经之属性。(3)摄归宗旨,辨《金刚经》藏、分、乘、时、会之归属。(4)所被根宜,论述《金刚经》对哪些人适用。(5)依文正解,即逐一引用经文,进行解说。本书为《赵城金藏》所收,六卷本,现残存第五卷。敦煌遗书亦有收藏,但中国其他藏经均未收入。日本《大正藏》将伯2173(卷上,尾残)、伯2132(卷下)两号收入第八十五卷,未足全璧,可据其他诸号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