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达经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吉原哀歌
俗世的一切,无论灰败还是生机,落入樋口一叶眼中皆成风景。 头顶“古日本最后的女性”“明治紫式部”“清少纳言再世”等光环的日本近代文坛昙花一现的天才作家樋口一叶短篇精选集,收录余华盛赞的《青梅竹马》。 情窦初开的名妓之妹美登利和和尚之子信如之间萌发了微妙的爱恋,故事在双方心照不宣时戛然而止,但残酷的命运已昭然若揭。
基地前奏
《基地前奏》(Prelude to Foundation),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88年的科幻小说,“基地系列”第四部作品,归于“基地前传”,也是阿西莫夫首次以“心理史学宗师”兼“基地之父”哈里·谢顿(Hari Seldon)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基地前奏》(Prelude to Foundation),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88年的科幻小说,“基地系列”第四部作品,归于“基地前传”,也是阿西莫夫首次以“心理史学宗师”兼“基地之父”哈里·谢顿(Hari Seldon)为主角的长篇小说。
布登勃洛克一家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副标题是《一个家庭的没落》(Verfalleiner Fami-lie)。情节发生在1835~1876年,以大商人布登勃洛克一家从盛到衰,直到灭亡的过程为发展的基础。这个家庭是吕贝克城的望族,在前期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和极高的社会声望。祖父老约翰代表着这个家族的黄金时代,小说开始时他从一个没落的富户手里买了一座豪华的住宅,亲友们纷纷祝贺他们乔迁之喜。布登勃洛克公司传到父亲手里,在和暴发户哈根斯特罗姆的竞争中遇到重重困难。小约翰苦心经营,总算保持住了家庭原有的财产。儿子托马斯当了公司主人以后,布登勃洛克家族和哈根斯特罗姆家族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托马斯一开始取得了某些胜利,在竞选参议员时击败了哈根斯特罗姆家族的赫尔曼。但这不过是布登勃洛克家族的回光返照,他们终遭惨败。祖父传下来的那座豪华的住宅终于转到哈根斯特罗姆家族手中。托马斯死后,布登勃洛克家族已名存实亡,经济上完全破产,在社会生活中失去了任何地位。最后一代人汉诺生来懦弱,根本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弱肉强食的法则,小说以他的夭折结束。
饮水词
清词别集。纳兰性德撰。康熙十六年(1677),与纳兰性德胸襟相似、志趣相投的爱妻卢氏的去世,给纳兰短暂的一生增添了悲剧色彩。此后悼亡之吟不绝。由“侧帽风前花满路”到“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见《五灯会元》;集名《饮水词》取此语义),反映了纳兰心情和词风的变化。《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风格清新婉丽,抒情真挚,描写生动自然,不事雕琢,惟情调过于感伤。纳兰性德,以南唐词风著称,论词尊李煜,曾云:“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之。”(《填词》)词作有《饮水词》,多写离别相思和个人闲愁。《长相思》由眼前景写思乡情,被王国维誉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人间词话》)。陈维崧也盛赞《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词评》)。理论的追随和实践的酷似,使他有清代李后主之称。
雅颂正音
明初诗总集。五卷。明刘仔肩编选。刘仔肩字汝弼,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洪武三年(1370)因荐召至京师,在京期间多与当时公卿名士往来,互相倡和,遂选一时名士公卿诗编为此集。全书共收作者五十馀人,有宋濂、张孟兼二序。宋序云:“‘雅’则燕饷会朝之乐歌,‘颂’则美盛德、告成功于神明者也。”书中所选以这两类作品为主,有些颇能反映明王朝开国气象,如宋濂之《平江汉颂》等。但大多作品如《大祀》、《大飨》等诗味甚少。有些作品似词似曲(如孟昉作品),不仅有悖于体例,而且也使得此选格调不高。另外,书中附有编者自己的许多作品,入选诗中赠酬刘仔肩的作品也有不少,颇多吹捧之辞,如陶敬《赠刘汝弼赴京》。故知刘氏编选此集大有自我标榜之嫌。所选他人之作,每人仅寥寥数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盖是时诸人之集,皆未成编,随得随录,故未能赅备。然明初诸家今无专集行世者,颇借以略存梗概。其时武功初定,文治方兴,仔肩拟‘雅颂’,固未免溢美,要其舂容谐婉,雍雍乎开国之音,存之亦足以见明初之风气也。”此书初刊于洪武初年,已不传,有明弘治刊本传世。常见者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史论断
三卷,宋孙甫撰。孙甫,字之翰,许州阳翟 (今河南禹县) 人。天圣年间进士,累官秘阁校理,并著《三圣政范》,以前三朝故实校时政得失,力陈与西夏和盟的利弊关系,直言敢谏,反对宋夏和议,甚至指斥仁宗的奢侈荒靡,对好友杜衍等人的过失,也直言于朝。后来出知数州,历直史馆、河北都转运使等,一生好古文,善议论,曾著《唐史记》,以唐代君臣行事,论断一代治乱,现仅存《唐史论断》。 孙甫因刘㫬的 《唐书》烦冗芜杂, 遗略多失体法,于是就改用编年体例来编写,从康定元年(1040年)到嘉祐元年 (1056年),历经十六年的时间,写成了《唐纪》一书,此书共七十五卷,因其善恶分明,可为后人龟鉴,而且它又各系以论,共著成九十二篇。孙甫去世以后,《唐纪》一书存入宫中,世间没有流传,以后只有《论断》传世。绍兴二十七年 (1157年),曾在剑州(今四川省剑阁县)将此书刻版印刷,后来蜀版不存,端平乙未(1235年),黄淮又在东阳(今属浙江)刻印此书。后来此书的版本还有《学津讨原》本、《学海类编》本、奥雅堂本、《艺海珠尘》本、《函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