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宗忠简集
宋代诗文别集。8卷。宗泽撰。其集初由楼昉编于嘉定十四年(1221),但《直斋书录解题》未著录。可见宋末其书已颇罕见。明崇祯间熊人霖据旧本重刊;清初义乌知县王庭曾重为编定成8卷。其卷1至卷6收录作者的札子、状、疏、表、记、铭、书、赋、诗、杂著等各体作品,卷7为曾懋撰作者遗事及王庭曾题跋等,卷8为附录,皆后人所撰诰敕铭记之类。卷首有楼昉及明代方孝孺序。作者是北宋后期坚决主张抗金的爱国将领,文如其人,其诗文也往往显露出清正刚直、恳切感人的特点。曾懋《忠简公遗事》说:“其为文不事雕琢,浑然天成,丰约中度。”就其现存的17首诗来看,也大都表现出忧时忧国的品格,即使是消闲之诗,行间也时时可闻金戈铁马之声。如五言绝句《盘豆铺南李翁园》:“李翁卧亭午,春深掩柴扉。忽闻风雨响,疑是勤王兵。”
欧阳文忠集
别集名。北宋欧阳修(谥文忠)作。153卷(凡《居士集》、《外集》、《易童子问》、《外制集》、《表奏书启四六集》、《奏议集》等114卷,《归田录》、《诗话》、《长短句》等19卷,《集古录跋尾》10卷,书简10卷)。附录5卷(年谱、行状、墓志、传文等)。其中《居士集》是作者晚年自己编定,并有苏轼写的《居士集序》,其余都是南宋周必大所编定。《近体乐府》、《诗话》为后人单独印行,称《六一词》、《六一诗话》。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著名的文学家。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文笔纡徐曲折,语言平易流畅。其诗风格清新雄健,平易疏朗,议论化、散文化特点较明显。词则更富于情韵。代表性的作品,散文如《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五代史伶官传序》等;诗如《食糟民》、《边户》、《戏答元珍》等。
水云村稿
元文别集。15卷。刘壎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刘壎文集另有《水云村泯稿》,但现在已无全本传世。《水云村稿》原目为20卷,但今存本仅15卷,佚去5卷。本集是刘壎裔孙刘凝收拾遗佚,重新编次而成。卷首无序言。卷1为赋,卷2为碑,卷3为记,卷4为传,卷5为序,卷6为赞,卷7为题跋,卷8为墓表志铭,卷9—10为启,卷11为书翰,卷12为祭文,卷13为杂著,卷14为公牍,卷15为表笺,卷16—20有录无文,所收都是青词、祝文。《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所缺5卷“无关体要之作,其存佚无足为轻重,则虽阙犹不阙矣”。但某些在《隐居通议》中引称的得意之作也未收在《水云村稿》15卷里,可见刘壎的文章散佚者不在少数。《水云村泯稿》有元抄残本,存卷15、20—25、35—37等10卷,内容要比《水云村稿》丰富得多。但《水云村泯稿》另有1种不分卷的抄本,其中多有采自《隐居通议》中的文章,编辑比较草率。刘壎另有诗集《水云村吟稿》12卷。
集外集拾遗
诗文合集。本书鲁迅没有编完即因病中止,后由许广平编定,印入193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内,计有诗文90篇和附录6则。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本书时,在原来基础上扩大重编,共收文章126篇,另外编有两个附录部分:第一部分是1898年至1902年的诗文17篇;第二部分是1919年至1936年间所拟的启事、广告、说明等23则。这些诗文除一部分系从原稿录入外,其余发表在《浙江潮》、《河南》、《小说月报》等报刊上。本书书名是鲁迅自己拟定的,是继《集外集》之后收集到的未载入其它各文集中的作品,故名《集外集拾遗》。
国朝宋学渊源记
又名《宋学渊源记》。清江藩著。上、下及附录三卷。以记述清代宗宋儒义理之学学者的学术思想、师承渊源为主要内容,故名之。上卷记孙奇逢、李中孚等北方学者,下卷记张履祥、朱泽云等南方学者,附录卷记彭绍升等亦儒亦禅的学者。共三十余人,一一列为传记。对汤斌、陆陇其、李光地、张伯行等清代理学家,则认为他们已“具载史乘”,或已“从祀孔庙”,故略而不载。本书所录学者多“或处下位,或伏田间,恐历年久远,姓氏没湮,故特表而出之”(《国朝宋学渊源记》卷上)。故是书所列人物并非清代主要宋学代表人物。由于著者专宗汉学,门户之见较深,所以对书中所列人物亦“不无蹈瑕抵隙之意”,且记述亦过于简略,学术价值与影响远不如其《国朝汉学师承记》。有嘉庆二十三年(1818)阮元刻本,1983年中华书局有新点校本。
赤松领禅师语录
五卷,清 道领说,宿源录。卷首收序;卷一收住贵阳府寿世禅院语录——上堂;卷二:收上堂、小参、示众;卷三收法语、拈颂、赠偈、杂著;卷四收诗集序、诗;卷五收书问、佛事、行由。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