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法藏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大流士大帝
《大流士大帝》以平实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波斯帝国第三代君主大流士的生平事迹。大流士不仅是波斯帝国的的伟大君主,也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被后人尊称为“铁血大帝”。居鲁士大帝之子冈比西斯远征埃及期间,国内发生政变,其回国途中暴卒,波斯帝国陷入动乱之中。大流士联合波斯贵族,杀死叛乱者,后登上王位,尊为“大流士一世”。大流士统治期间创立行省,镇压各地起义,使偌大的波斯帝国重归一统。踌躇满志的大流士对内镇压巴比伦、埃及等地起义;对外将印度河流域纳入波斯帝国版图,入侵希腊诸城邦,成为第一个从亚洲向欧洲扩张的东方君主。
通鉴地理通释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著作。南宋王应麟(1223—1296)撰。十四卷。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治今浙江宁波)人。淳祐进士。历官秘书郎、著作郎、起居舍人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等。博洽多闻,宋代著名学者,于史地考证尤精。著有《通鉴地理考》等。成书于宋亡之次年(1280)。有明崇祯中毛晋刻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等。主要依据《资治通鉴》所载地名。考订了历代州城、都邑、各国形势、唐代河湟十一州、后晋十六州。所考古今地理,并不仅限于《通鉴》中的地名。征引浩博,考核详明。对山川险要、战守利害的叙述更为突出。
淳熙玉堂杂记
笔记。 南宋周必大(1126—1204)撰。三卷。必大有《文忠集》已著录。另著有《省斋集》、《玉堂类稿》等八十一种。亲聆皇帝玉音之处为玉堂(或称翰林院),有所问对思考,笔录成文,得五十余条,于淳熙九年(1182)成书。以记翰林故事为主,凡銮坡制度沿革、一时宣诏奏对诸事,多有记述。其中奉表德寿署名、赐安南国王嗣子诏书等,皆能援引古义,合于典礼。尤以琐闻遗事,脍炙人口。与洪遵《翰苑群书》、程俱《麟台故事》、洪迈《容斋随笔》参照阅览,可备考证唐宋典制之需。有明汲古阁刻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
中论文句释
中论文句释,原名「中观根本慧论文句释宝鬘论」,僧成释。僧成(1391-1474),是西藏佛教格鲁派宗喀巴的大弟子之一,是哒囧瀬喇嘛的第一世。
华严金师子章
全一卷。唐代法藏撰。又作金师子章、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系藉金狮子之譬喻,解说华严法界缘起之妙理;因此譬喻而使天帝网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六相和合、普眼境界等义了然而明。全文大别为十门,即:(一)明缘起,谓金无自性,但随匠人之巧工为缘,便有狮子形相展现。此即形相依缘而显现之意。(二)辨色空,谓‘空’无相状,狮子体性虽空,然不碍其狮子形相之显现。(三)约三性,以师子情有、师子似有、金性不变,分别配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唯识三性:(1)师子情有,谓狮子之存在乃出于吾人之主观构想。(2)师子似有,谓狮子之存在系依外缘而虚假展现。(3)金性不变,谓巧匠虽以黄金打造成固定形状样态之狮子,然其金之性质永不变易。(四)显无相,谓就体性而言,一切皆金,金之外则无狮子乃至狮子之相状可言。(五)说无生,谓狮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故无生。(六)论五教,就狮子之缘起,一一阐论华严五教(愚法声闻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一乘圆教)之旨。(七)勒十玄,‘勒’,统率之意。藉狮子之各种本质、相状,分别比喻华严宗用以描述法界缘起‘十玄门’之一一法门。(八)括六相,以狮子之总、别、同、异、成、坏等六相,阐论‘六相圆融’之理。(九)成菩提,谓经由上述法门而彻见狮子之时,即彻见一切有为法本来寂灭之理,并远离取舍,入萨婆若海(指一切智,意谓佛所具有之智深广如海)。更进而得一切种智而悟道。(十)入涅槃,谓若能彻见师子与金二相俱尽,则不生烦恼,永离苦源,而证入涅槃。
如来兴显经
凡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兴显如幻经、兴显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本经译自华严经之如来出现品。异译本有西晋帛法祖所译之如来兴显经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