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象山集
南宋陆持之编纂的陆九渊的著作集。28卷,《外集》4卷,另附《语录》4卷,共36卷,九渊号 “象山” ,故名。成书于开禧元年 (1205年) ,嘉定五年 (1212年) 由袁燮刊行。前28卷,皆书、表、奏、记、杂著、行状、墓志、墓碣等。《外集》 4卷皆程式之文。《语录》 4卷,本于集外别行,后重刻时乃附于集末,以成全书。集中的书信、杂著和语录互相发明,合而观之,更能清楚地反映出陆九渊的哲学观点。认为“天下有不易之理,是理有不穷之变,诚得其理则变之,不穷者皆理之”(《象山集》卷21) 。提倡心学,强调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千万世同此心此理” (同书卷22) 。认为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同上) 。九渊之学以悟为宗,认为只要悟得本心,不必多读书,就能确然有得。此书是研究陆九渊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四库全书》收录。《四部丛刊》收录《象山先生全集》。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有《陆九渊集》。
农政全书[四库本]
明朝科学家徐光启著。成于崇祯元年(1628)。崇祯十二年刊行。全书六十卷,约六十万字。计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及荒政十二个部分,举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全书分十二大类,其中农本三卷,田制二卷,农事六卷,水利九卷,农田四卷,树艺六卷,蚕桑四卷,蚕桑广类二卷,种植四卷,牧养一卷,制造一卷,荒政十八卷。【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查找!】
玄宗直指万法同归
元代全真道道士牧常晁撰,黄本仁编集。七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收录牧常晁诗文,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为论说类,包括《无极太极图序》、《三教同源譬说》、《万法归一图说》等,共三十五章。 其二为问答类,包括问金丹性命约八十条,问太极四十余条。 其三为诗偈类,包括金丹诗六十六首,禅宗公案三十条,杂颂诗词约三百余首。 其四为劝戒类,包括劝报父母十恩及人天十替。全书大旨以合三教,齐万法为宗。谓中庸、真常、常住为三教之极,皆指千古不易之至理。儒、释、道三家「同一太极共一性理,鼎立于华夷之间,均以教育为心」。作者主张融会三教性理之说,而归本于性命双修。认为「无极」纯然是理,有是理而后有是炁,理炁混沌,是名「太极」。太极生三才立万物,理炁为性命之本,「与三才万物相为而无终」。又称无极乃「太极之真无」,太极乃「无极之妙有」;真无为性理之始,妙有为炁命之始。大道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体用归一,理炁相依,有无动静而成变化之道。又称修炼分性命二宗。性宗以清虚寂静为本,忘情去欲为宗,以戒、定、慧为第一义;命宗以无为自然为本,专气抱一为宗,以精气神为第一义。然而戒、定、慧与精、气、神相依不离。「戒以养精,定以养气,慧以养神」「戒、定、慧依精、气、神而立,精气神依戒定慧以全」。故修道者应性命双修。又书中论修炼金丹,重在身心清静。认为「六根清静,方寸澄澈,便是真丹」。其丹法分顿渐两种,以存神养命人手者为渐法,以清净虚无从修性直入者为顿法,全真道所修为顿法,与释氏相类。书中极力论证佛道二教同轨,「佛性不异金丹」;「仙道不死,释道不生,一死一生,是为泥丸」。总之,三教合一,理炁混融,性命双修,戒、定、慧与精、气、神并重,是本书主要论点。
太上飞步五星经
经名:太上飞步五星经。撰人不详。内官飞步五星七元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斗:《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真人步五星之道”与“三八景合二十四神”两段也见于《真诰·协昌期》,五星、九星名讳与《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同。述步五星之道及飞登五星之法。
普照国师法语
普照国师法语,二卷,日本隐元隆琦撰,日本性杲等辑。当取自隐元在中日两国向弟子或参禅者所作开示的书信或笔录。
楞严经玄义
亦称《大佛顶经玄义》、《首楞严经玄义》。佛典注疏。明崇祯十二年(1639)智旭撰述、道昉参订。二卷。是唐般刺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含五重玄义:释名、显体、明宗、辨用、教相。重刻于崇祯十七年(1644)。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