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君主论
又名《君王论》、《霸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杰出的政治家、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学著作。中译本根据《君主论》意大利原文版的马佐尼校订本(1927年意大利版)、卡塞拉校订本(1930年罗马版)和邦凡蒂尼校订本(1954年米兰版)译出,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全书近10万字,共分为26章。主要论述了以下三方面内容:君主国的类型及统治方式、军队的性质和作用、君主应具有的行为和品质。本书是作者献给君王小洛伦佐(1492——1519)的一部阐述他研究经国治世之道成就的著作。它的理论基础是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经验中人性的分析。他相信,一个人实际中怎样生活,和他应该怎样生活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他不是从书本中的道德箴言出发,而是依据历史和经验中人的实际面目考察问题。他认为,人在追求权力和财富的基本欲望驱使下,彼此之间的关系是虚假、伪善、反复无常、背信异义的。出于这种观念,本书认为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力,努力的基础是使人畏惧的实力或暴力。他用state称呼国家,西方学者认为,这个概念含义一是主权,一是领土,标志着西方国家观念演变中的又一个阶段。作者以权力为基点考察国家的本质,利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这是第一次使政治学从伦理学中独立出来。本书赞扬共和制,但又认为在当时腐朽衰败的现状下,只能建立集中的君主制,才有利于意大利的统一和强盛。君主凭据的手段,一是法律、一是武力,法律必须以武力为后盾。本书着重论述了巩固君主统治的方法和政治权术。从所谓“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的原则出发,认为君主为了达到统治的目的,应当摈弃道德,运用权术,采取背信异义、残酷无情、搞阴谋诡计等各种手段。认为凡是“聪明”的君主,都应采取暴力和欺骗相结合的统治方法。这种权术思想,即所谓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它为剥削阶级统治和奴役人民提供了方略,但也充分暴露了剥削阶级奴役人民的本质。
西汉野史
话说汉高祖皇帝,自灭项羽,经诸侯王拥戴,于汉五年二月甲午日,即帝位于汜阳,命诸侯王各罢兵归国。此时天下半为封建,半为郡县。封建之中,诸侯王凡有八国,即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闽越王无诸是也。其余土地皆为郡县,属于天子。惟有南粤一处,现为赵陀所据,尚未归汉。
高氏三宴诗集
三卷。唐高正臣编。正臣字号、籍里与生卒年均不详。曾官襄州刺史。此集所载皆同人会宴之诗,以 一会为 一卷,各冠以序。一为陈子昂,一为周彦晖,一为长孙正隐。三会正臣皆预,故汇而编之。与宴者共二十 一人。考之《新唐书》,有传者三人,则为陈子昂、郎余令、解琬。附见他传者一人,则为周思钧。见于本纪及世系表者一人,则为张锡。仅见于世系表者五人,则为正臣及高瑾、王茂时、高绍、高峤。余皆不详始末。案世系表,正臣为襄州(今湖北襄阳等地)刺史,不云卫尉卿。今诗后叙正臣及周思钧事独详。所云连姻帝室,寓居洛阳,皆与诸序语合,似非无据。末又附《香山九老会诗》 一卷,卷尾有夷白堂重雕字。考宋鲍慎由字钦止,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元祐六年(1091)进士。著有《夷白堂集》。此或鲍慎由所刊。九老会诗已附见《白香山诗集》,而《三宴诗》之名,新旧唐书志皆不载。盖当时编次诗歌,装褫卷轴,如《兰亭诗》之墨迹流传,但归赏鉴之家,故不著藏书之录。后好事者传钞成帙,乃列诸典籍之中。惟辗转缮录,不免多讹。如以高峤为司府郎中,唐百官志无此官,应从《世系表》 改为司门郎中。又张锡于武后久视元年(700)拜同平章事,本山东兖州东武城人,诗中误以锡东为名。又弓嗣初,高瑾、周彦晖并日咸宁进士。唐无咸宁年号。惟高宗曾改元咸亨,宁字恐为亨字之误。兹并为改正。有 《四库全书》 本。
王右军集
诗文别集。二卷。晋王羲之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王羲之,字逸少。生于晋太安二年(303年),卒于晋升平五年(361年)。瑯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秘书郎、征西参军、江州刺史等,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永和十一年,称病离郡,誓不复仕,年五十九卒。以书法擅名当世,与其子献之同为一代大书法家,唐以后被尊为“书圣”。原有集十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隋书·经籍志》著录《王羲之集》九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羲之集》五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兰亭诗》一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
三湘从事录
明代崇阳人蒙正发圣功撰。蒙 正发于南明隆武元年 (1645) 十月在蒙阳起兵复城, 遂至湖南,依于督师何腾蛟、巡抚章旷题为参军,身历 行间,据其见闻,撰成此书。乙酉十月大顺农民刘体 纯、王进才等联明抗清之战,克复岳阳,直抵汉水,俨 然有中兴气象,至永历三年 (1649) 正月以何腾蛟抚 御失宜,章旷不能调辑主客之兵,团结一致,使明军张 先璧等横行掳掠,失去民望,以致偾事,清军攻破湘 潭,何腾蛟以身殉国。所记隆武、永历两朝时事,与清 军抗击事迹,由湖湘而涉及全局,故曰“三湘从事录”。 此书“屑玉丛书本”前有王夫之序,章旷之子章有谟识, 后附无名氏跋。清光绪年间金永森刻之于《崇阳蒙先生 遗集》中,重为校雠,并加注释,前有全序及凡例。民 国年间收入《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
清福慧说,洪希等编。八卷。收上堂、法语、书问。记、历代祖图真赞、杂偈、补遗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