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痴禅师语录
作者:佚名
清行元说,超宣等编。三十卷。卷首有序,卷一收福建建宁莲峰禅院语录、建宁宝峰禅院语录,卷二收建宁百山景星禅院语录,卷三收浙江杭州皇岗太平禅寺语录、机州金山长庆禅寺语录,卷四至卷八收嘉兴金粟山广慧禅寺语录、嘉兴梵胜禅院语录,卷九收江南松江明发禅院语录,卷十收松江超果禅寺语录,卷十一收再住松江明发禅院语录,卷十二收松江明发禅院语录,卷十三收福建兴化莲山国欢崇福禅寺语录,卷十四收示众、金粟首座寮秉拂,卷十五至十六收小参、入室,卷十七收拈古、颂古、问答机缘,卷十八至十九收法语,卷二十至二十二收偈,卷二十三收启、疏引,卷二十四,书问,卷二十五说,卷二十六收跋题、歌、辞,卷二十七,赞,卷二十八,佛事、铭、记,卷二十九,行实、赋、序、祭文,卷三十、杂咏。收入《明嘉兴大藏经》。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实现自我
在《实现自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一书中,霍妮指出人出现神经症的过程是人的成长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健康成长相对立的过程。她全面阐释了出现这一特殊状况的不同时期及表现,描述了病态自负、病态自卑、病态要求、病态依赖以及人际关系与工作中的神经症障碍,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书后提出了解决这些具体神经症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整部著作中,作者都在用深刻的洞察力去努力诠释人类自身拥有的为实现自己的潜力而奋斗的巨大潜力。 《实现自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经典著作,也是精神分析流派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有严格的理论支撑,更有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的方法,对于普通人的自我修复与自我成长也有很大的启示。
归有园麈谈
杂著,一卷。归有园,作者园名。麈:鹿属。魏晋时名士清谈时常持麈尾,后世称客座清谈为麈谈。此书多记其归田后与友朋清谈的内容,故名曰《归有园麈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学谟尝谓昔人有云:近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归。故自早岁罢荆州守,即构一园,名日‘归有’。”中多诗文,多是应酬之笔。有《广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皇朝经世文五编
《皇朝经世文五编》三十二卷,署名求是斋,生平不详
医权初编
医案。清王三尊撰。二卷。三尊字达士,海陵(今江苏泰州) 人。以三十余年证治心得及所治奇症验案和医论,于康熙六十年(1721) 编辑成书。取医宜通权达变,故名。上卷载医论五十五条篇,如论达原饮、感寒时疫下利不同、小柴胡汤为疫症要药、时疫夹外感内伤、内经五夺不可泻、立方当先立案等。论述伤寒、时疫、温病及部分妇、儿杂病的辨证施治,阐发《内经》之旨及脉理、药物补泻,并评论柯琴等医家的学术思想等。下卷载医案七十八则,包括伤寒、时疫、产后、久咳、积聚、久泻、痘症等验案。认为杂症易治,而外感时疫投剂稍差,即可杀人。故所载外感时疫治案居多,且偏于泻法。其次于妇、儿证治亦颇擅长。每案简述证治,间析理法方药,清晰明确。末附重梓伤寒论翼序、古今名医方论序,并拟黜巫状。有一九三六年世界书局铅印 《珍本医书集成》本。
建国大纲
全称“国民政府建国大纲”。1924年1月23日孙中山起草并提交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审议,同年4月12日公布。共25条,具体规划了“革命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的方案。主要内容: (1)提出三民主义是立国之本,并对其内容予以诠释。指出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尽力满足全国人民“食衣住行”的四大需要。政府当努力提高人民的政治知识能力,使他们得以行使选举权、罢官权、创制权、复决权等“民权”。“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外敌之侵略,政府当抵御之,并且要及时修改与各国签订的条约,恢复中国的国际平等和国家独立。(2)将“军政”、“训政”、“宪政”确立为建立中华民国的3个时期。指出:军政时期,政府主要任务是:“用兵力以扫除国内之障碍”,并且要宣传三民主义,“开化全国之人心”。训政时期,政府主要在于派经过训练考试合格人员,帮助全国各省的每个县,实现完全自治,“凡一省全数之县,皆达完全自治者,则为宪政开始时期”。宪政时期,政府首先要设立“五院”,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同时以大纲为依据,并结合训政、宪政时期的经验,由立法院拟订宪法草案,向全国民众宣传。宪法颁布之后,中央的统治权即由国民大会行使。国民大会对中央政府官员有选举权、罢免权,对中央法律有创制权、复决权。孙中山最后指出“宪法颁布之日,即为宪政告成之时,而全国国民,则依宪法行全国大选举。国民政府则于选举完毕之后,3个月解职,而授政于民选之政府,是建国之大功告成”。这种宪政分段实施的主张,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宪政观,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这个建设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未能得到完全贯彻实施。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三日。《地藏菩萨本愿经》,亦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等。佛教经典。唐实叉难陀译。二卷。本经称地藏菩萨曾受释迦牟尼付嘱,在弥勒下生之前救助六道受苦众生,故地藏菩萨发愿普度众生。谓一切众生凡信奉供养地藏菩萨,均可蒙拔济。又谓供养地藏功德无量,且依布施之多少而功德各别。本经与《大方广十轮经》同为地藏信仰的重要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