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快园道古
笔记。明张岱著。二十卷。是书略仿刘义庆《世说新语》,设盛德、学问、经济、言语等共二十门。卷各一门。虽多为作者先世、亲朋及一些名流雅士的遗闻佚事,但内容广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笔简练,博雅诙谐。如卷一二“小慧”:“唐伯虎出游遇雨,过一皂隶家,出纸笔求画。伯虎画海狮数百,题其上云:‘海物何曾数着君?也随盘馔入公门。千唤万唤不肯出,直待临时敲窟臀。’”卷一四“戏谑”:“成化末,刑政多乖。阿丑剧戏于上前,作六部差遣状,命精择之。一人云:‘姓公名论。’主者曰:‘公论如何去不得!’一人曰:‘姓公名道。’主者曰:‘公道如今行不通!’后一人曰:‘姓胡名涂。’主者曰:‘胡涂如今才是当行!’”寓庄于谐。此书未见刊刻,原稿久佚。1989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了近期发现的一个清代残抄本,存卷一至卷五,卷一二至卷一五共九卷。前有张岱于顺治十二年(1655)所作小序。
雪心赋
《雪心赋》系唐朝卜应天所著,是风水形势法、峦头法的经典著作。卜应天,字则巍,号昆仑子,又称卜都监。卜应天世居赣州,荐太史不就而入道门,为黄冠师。因自许心地雪亮,透彻地理,因而将其著作取名《雪心赋》。《宁都直隶州志》载:“仆都监,逸其名。善青乌术,官司天监都监。黄巢之乱,仆与杨筠松避地县西怀德乡,遂以其术,传中坝廖三传,三传传其子瑀,瑀传其婿谢世南,世南传其子锡。
道德真经注
二卷。元林志坚撰。此书原题:“玄门开真弘毅大真人广陵仁斋林志坚注”。其书前有注序称此书撰于元至正甲午年 (1354)。历代注释 《道德经》者,或依汉河上公本,或依魏王弼注本,此书篇章次第及章名,均依河上公本。此书先辑部分经文作为经序。其经序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道之尊,德之贵;第二部分:天之道,利而不害;第三部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四部分:盖闻善摄生者;第五部分:治大国若烹小鲜。并阐述分列的原因,实不免牵强附会。此书以经解经,以正经注于正经下,较为直捷。如: “道可道非常道”,注为: “道法自然”;“名可名非常名”,注为:“道隐无名,无名天地之始”等等。然而,某些注释取舍不当,又有晦涩曲意之处,是其不足。后世学者认为此书以经解经实为首创。叙述直接,无零乱繁琐之嫌,一改自河上公、王弼以来注释纷杂之弊,“使人熟读玩味,自然解悟正经之玄妙” (见 《道德真经注》序)。如果再参照 《庄子》、《韩非子》、《淮南子》诸书加以注释,再少作分裂经文之举,则此书将更为完善。现存明 《道藏》
揆园史话
《揆园史话》是一部有关古代朝鲜的书籍。《揆园史话》在1925年出版的《檀典要义》中首次提及并引用。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存放着一部朝鲜王国时期的《揆园史话》副本。 《揆园史话》的作者是“北崖子”或“北崖老人”。北崖子自称其书是以李茗的《震域遗记》(此书已失传)为基础写成的。 全书由“揆园史话序”、“肇判记”、“太始记”、“檀君记”和“漫说”五部分组成。 韩国有部分激进分子观点认为《揆园史话》是对檀君朝鲜的真实记录 。但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该书是"伪书",或是认为记述的只是朝鲜的古代神话故事。主要反映了当时一股"反尊华"、反事大主义,走出恋明情节的道仙家历史思潮。
诗经劄记
一卷,清杨名时著。其书为读《诗》所记,大旨以李光地《诗所》为宗,而斟酌于《小序》、《诗集传》之间。但《诗所》论“季札观乐”,谓所陈皆西周之诗,无东迁以后诗。此书则据变风终于陈灵公,在鲁宣公十年(前599)至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吴子来聘已是五十五年后了;又引《左传》卿大夫所赋已见东迁后的诗,列国具备其文。论证季札观乐,已有东迁以后诗。绝不回护师(李光地)说,可谓能破除讲学家门户之见。其证二叔非管、蔡,论三五在东,解上帝耆之,辨新宫非斯干等,皆有考证,有所发明。今存《四库全书》。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
唐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译,佛在净居天,光照文殊顶,文殊复以光照金刚密迹主顶,金刚请问法灭之后,云何文殊广利众生?佛言:当于东北方大振那国五顶山,游行居住,有秘密心咒,并画像、坛印、等法,先说十八大陀罗尼,次说八字秘密心陀罗尼曰:唵,阿末啰吽却哳啰,次说画像法,坛法,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