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贤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两个新嫁娘
《两个新嫁娘》于一八四一年十月完稿,同年十一月至次年一月在《新闻报》上连载,一八四二年由苏弗兰书屋出版单行本。同年编入菲讷书屋出版的《人间喜剧》十六卷本第一卷,属“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这部小说是以讨论婚姻爱情问题为主的。书中讲述了两个年轻女人的爱情故事,她们拥有对爱情的不同理解,最终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路易丝理解的爱情是浪漫主义的,她注重于内心的激情,爱憎分明,她的爱情行为都是以此作为指导原则的,结果她的两次婚姻都以悲剧为结局。 相反,勒内的爱情是很现实的,她更注重于对夫妻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的履行,她的爱情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最终,她的婚姻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结局。 这两种爱情观念,是现实生活中很普遍的两种形式,对此的描写已成为历代文学家反复创作的主题。巴尔扎克的文学风格一贯以写实为主,他对这个问题解答的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他的这部作品正是试图证明,现实的责任和义务,比起仅仅受激情支配的爱情观念来说,更适合于作为家庭幸福的基础。
老铁手
辛克妈妈客店里的酒鬼、挂在树枝上的长矛、从窗外伸进来的黑洞洞的枪口、神秘的科尔马、普施、斯奎勒尔河畔的金矿...一个扑朔迷离、惊心动魄的探险故事,围绕着以老铁手为首的一批正直善良而勇敢的白种人和印第安人,在美国西部那块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展开……
曾巩文集
文集,曾巩著。曾巩的散文创作在艺术上获得了很高成就。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素朴有分量,表现沉着,思致明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此文集精选《寄欧阳舍人书》《醒心亭记》等曾巩文章8篇。一一加以导读、注释和翻译,该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曾巩的文学造诣。
梦月轩诗钞
清 张玉纶撰,诗集
杜甫传
杜甫传记。今人冯至著。最初在杂志上连载,于195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多次重印,并被译成多国文字在海外广泛流传。本书的特色之一,是它的朴实和严谨。作者力求每句话都有根据,不违背历史。不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特色之二,是作者站在审视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的高度,以热情而深刻的笔触来叙述杜甫的一生以及杜诗的成就和影响。作者还用较多的篇幅介绍杜甫的“三吏”、“三别”,认为它是杜甫诗艺术的一个伟大成就,是一座高峰。特色之三,是它也恰如其分地指出了杜甫的思想局限,周采泉《杜集书录》指出:“用阶级观点对诗人作适当之分析批判,当以此为权威著作。”此书1980年再版,对原书只作了些文字修改,在书前附加重版说明,书后增加两个附录。附录一,是作者1962年所写三篇论杜文字。即:《人间要好诗》、《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1962年4月17日在杜甫诞生12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论杜诗和它的遭遇》,其中一、三两篇专论杜诗,弥补了《杜甫传》由于受体裁限制对杜诗难于展开讨论的不足;附录二,是作者1962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的以杜甫晚年与苏涣的交往为题材的小说《白发生黑丝》。
文摘
仁义之人,人不易而人也。人则仁义,仁义则人。不人不仁,不人不义。不仁不人,不义不人,人亦禽兽也。仁义之人,人不易而人也。必以仁为广居,而又必广其居以象仁。自旦至昼,必好仁,必为仁,必恶不仁,必不牿亡于旦昼所为之不仁。必以义为正路,而又必正其路以象义。自旦至昼,必好义,必为义,必恶不义,必不牿亡于旦昼所为之不义。人之情则然也,人之才则然也,人之良心则然也,人之远于禽兽则然也。斯仁人也,斯义人也。自旦而昼,自昼而夜,气自冲然而广,气而仁也。气自毅然而正,气而义也。非禽兽之气也,气而人也。气以充乎其才者也,才以干乎其情者也,情以畅乎其心者也。心以宅乎仁,由乎义,以仁义乎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