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光天子说王法经

作者:佚名
胜光天子说王法经

一卷,唐义净译,与胜军王所问经同本。

猜你喜欢的书

老妇还乡

老妇还乡

瑞士剧作家迪伦玛特的三幕悲喜剧。主人公是位63岁的老妇,女大财主克莱尔·扎夏娜西安。她出生在欧洲中部的一个小城居伦。45年前,她与一位青年伊尔相好,怀孕后横遭遗弃。她去控告伊尔,伊尔用一瓶白兰地收买了两个伪证人,他们作假证说与克莱尔睡过觉,克莱尔于是败诉,从此流落他乡,沦为妓女。如今,她重返故乡,立意报仇。此时的小城居伦正面临一场经济危机,女大财主将莅临故乡,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老妇人克莱尔前呼后拥出现在车站上,抬来一口黑棺材和一头黑豹。市长派小商人伊尔去向财主求授。伊尔自恃与克莱尔有段旧情,一口答应。女财主答应捐助10个亿,一半用于振兴工业,一半平分给全市居民。但有一个条件,她要用这些钱换取一条人命。在宣布这消息的大会上,女财主公布了伊尔过去的罪行。于是人们开始大捞实惠。伊尔越来越明白人们要以他作牺牲了。伊尔向市长、警察局长、牧师求救,都未奏效。他想远走高飞也不行了,而克莱尔正在加紧策划谋杀伊尔。市长给伊尔送来手枪,要他悄悄结束自己的生命。伊尔要求召开审判会,会后在市民们的围堵中,被克莱尔雇来的刽子手夺去了性命。于是,女财主让人抬着装有伊尔尸体的黑棺材,称心满意而去。此剧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的现象,在最怪诞的剧情中道出了一定的哲理,艺术上则采用悲喜剧手法,取得很强烈的戏剧效果。

采果集

采果集

《采果集》是泰戈尔创作的诗集,与《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和《吉檀迦利》齐名。它以充满激情的语言赞颂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质。这些诗作充满了乐观的情绪和生机盎然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理想追求的乐观和坚定的信心。《采果集》(1916年)大部分由诗人亲自从孟加拉文译成英文的两部诗歌选集。主要是1900年以后的作品,此前的诗篇入选的寥寥无几。
《采果集》是一部侧重宗教抒情歌曲的诗歌选集,主要选自《白鹤集》(Balaka,1916)、《歌曲集》(Gitali,1914)、《歌之花环》(Gitimatya,1914)、《奉献集》(Utsarga,1914)、《摆渡集》(Khaya,1906)以及为纪念死去的妻子而写的《悼念集》(Smaran,1903)和被誉为“爱国主义教科书”的《故事诗集》(Katha,1900)。

宁坤秘籍

宁坤秘籍

又名《竹林寺女科》。妇产科著作。竹林寺僧撰。三卷。清代刊行。竹林寺位于浙江省萧山县。据传自五代后晋建寺后,寺中僧人有善医女科病症者,逐代相传,闻名于世。其所授妇科著作,均秘不外传,至清初始有传抄的刊本行世。其后,版本多达三十余种,内容、体例,均有较大出入。《宁坤秘籍》为其中流传较广的一种。上卷载月经病、胎产病、产后病凡九十一症,方七十九首。中卷为产后生化汤论。下卷为经验良方,乃为育嗣而设。是书论述颇简,每症条下寥寥数语,后附方药,所论产后诸病,悉以生化汤为治,加减进退,化裁灵活,足资师法。是书流传较广,影响亦大。有乾隆五十一年 (1786) 初刻本,咸丰元年(1851) 重刻本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长篇小说。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作。系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三国戏和某些有关传说资料创作而成。现存最早刊本为嘉靖本,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又对嘉靖本辨正史事、增删文字、更换论赞,并合二则为一回,以对偶标目,成为现今通行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至王濬平吴结束,描写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近百年间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反映人民在动乱时代所受灾难和痛苦,暴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提供许多生活斗争经验和策略。作者“拥刘反曹”,始终以蜀汉为全书主导方面,把刘、关、张和诸葛亮当作小说中心人物。在一百二十回中,自桃园结义至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五十一年间事占一百零四回,以后四十六年仅写十六回即草草结束。所写四百余人物,多栩栩如生,曹操、关羽、诸葛亮、张飞等形象尤为我国人民所熟悉。作品善于表现战争,千变万化,各具特点,如“温酒斩华雄”、“空城计”、“安居平五路”等许多故事都脍炙人口。文字用浅近文言,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历史小说。但作品诋毁黄巾起义,描写人物亦有“夸过其理”之处。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影印明嘉靖壬午刊本和1973年排印本等。

宦梦录

宦梦录

四卷,明黄景昉著。黄景昉是明末政治家,历仕启、祯两朝,自编修以至宰辅,几与崇祯一朝相终始。《宦梦录》是其仕宦经历的自述,作于甲申之变后,由于书中内容涉及明季史事,成书后,黄景昉不愿将之示人,以致流传不广,著录鲜稀,仅有抄本传世。崇祯朝无实录,而《宦梦录》正是黄景昉在启、祯两朝的见闻及其立朝作为的自述,因此该书对于明清之际史事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罪福报应经

罪福报应经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佛在迦维罗大树下,说罪福报应,慈悲忏法中广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