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经义略说

作者:王骧陆
佛说阿弥陀经经义略说

王骧陆居士著,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方便,无非使众生摄心归一,做到一不可得,方是度尽苦厄,随机应化,非有定法,念佛怯门,亦是方便法门之一种,不可专执持名为念佛,凡内观自性,外参经论,念念不离觉性,皆念佛也。

猜你喜欢的书

天路历程

天路历程

英国作家丁·班扬(1628~1688)著。1678年伦敦出版。198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西海的中译本。小说通过一个梦境写了主人公克里斯蒂安背着沉重的包袱在路上徘徊,不知何往。经传福音者的指点,他必须离开故乡“毁灭的城市”,朝着“天国的城市”前进。于是克里斯蒂安开始了他的天国历程。他的朝圣之旅体现了基督的一生。他所走的笔直而狭窄的路引导他走过沼泽,穿过绿林、翻山越岭,代表了人的坎坷曲折的道德生涯。他在开始时陷入“绝望之渊”的泥沼中与失望的诱惑相一致。在“困难之山”、“羞辱之谷”和“名利场”,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他受到的最后考验是被监禁在“怀疑城堡”,而他的逃脱最终证明了他抵御引诱的能力。克里斯蒂安最后在精神上作好了朝觐“天国”的准备;他旅途的最后路程——越过“愉悦山”走过“魔场”来到“比犬勤国”渡过“死亡河”,地入“圣城”。书中的讽喻意义是十分明显的。除宗教意义外,克里斯蒂安的历程也象征着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同时班扬运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英国乡村路上的一些景象和许多人物,如“无神论者”、年轻的“愚昧无知”、“马屁先生”、“爱钱先生”等,他们既代表抽象的概念,又是有血肉的活人。班扬把他们的动作和谈话写得非常生动具体,因此可以把班扬看成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天路历程》是宗教文学,同时又属于民间文学。班扬为他的宗教信仰曾两次入狱达12年之久。《天路历程》的三分之二成稿于服刑时期。《天路历程》对后来英国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世界名著之一,被译成100多种文字和方言。

无人生还

无人生还

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939年。该小说讲述了一起发生在荒岛之上的连环谋杀案。《无人生还》融合了犯罪小说之外的故事类型。如文中对不少人物,特别是布伦特小姐和维拉的心理活动有着大段描写,有些段落接近意识流小说的写法。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是书亦称《净明秘法》或《净明真经》。传说南宋初年许真君降临江西西山(今新建县)传授,为南宋净明道道士奉持之主要经典。原书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书分为三十五篇。前十二篇概述净明教义,宣称净明道以忠孝为上,以炼形修己为要;行孝之人礼拜天神,为国王父母祈祷福寿,以符咒召神摄鬼,为人治病救度,可以升仙。第十三篇以下诸篇,分述净明道炼形救度诸道法。其中第十二至十七篇言诵念《灵书》之法。所谓《灵书》,是以梵语(汉字梵音)写成,隐含诸神仙真名及咒诀,诵念隐名咒语可以招降仙真。第十八至二十九篇言佩带符图宝箓,飞步玄纲、朝见天帝、洞识前生及起死回生等道法。第三十至三十五篇叙述以符咒为人治病消灾、超度亡灵之法。此数篇中符箓多已佚失,可据《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所收《太上灵宝净明秘法篇》一书补足。

妆钿铲传

妆钿铲传

清代白话长篇寓言小说。四卷二十四回。题“昆仑褦襶道人著,松月道士批点”,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现仅存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稿本,藏山东省图书馆。1992年辽沈书社“中国神怪小说大系”《枭鬼雄魂》排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稿本。充金山下三纲村,有一个弓长两。父亲叫弓伯子,诨名“夹榆头”,是个土财主。因继承了祖传的妆钿铲(寓指庄田产)一把,积有万贯家财。长两五、六岁时,被苦海钻云洞丢清祖师看见,说他有“一了精光之缘”。长两七、八岁时,父亲想叫他读书,但又舍不得化钱请先生,只得搭读他人学馆,书也难读,终于废学在家。日月如梭,长两已十七、八岁,父亲替他娶妻完婚。未及一年,父母相继去世。因无人管束,就不安守本分、不务正业,将家产败尽,妆钿铲也慢慢地锈坏。转眼又是二、三年,那日长两闷坐厅房胡思乱想,动了跳出红尘修真了道的念头。于是打点行李,也不告诉妻子,带着妆钿铲悄悄访道去了。

历代诗话考索

历代诗话考索

《历代诗话考索》,一卷,清何文焕着。文焕,生卒年不详,字少眉,号也夫,乾隆年间嘉善人,他对历代诗话进行整理和研究,编辑出《历代诗话》,共57卷,收编宋元明历代诗话之作27种。此书前有作者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作的自序,后有《历代诗话考索》。因《历代诗话考索》系作者对前人诗话的评述,价值较大,后被单独刊刻,流行开来。

尚书纂传

尚书纂传

元王天与撰。46卷。王天与字立大,梅浦人,初为赣州路先贤书院山长,大德二年(1298)以荐授临江路儒学教授。书前有自序,称“其体例,则先二孔氏(伪孔安国传孔颖达疏)说者,崇古也;有未当,则引诸家之说平之;有未备,则引诸家之说足之;说俱通者并存之,间或以臆见按之,大要期与二先生合而已”,所说详于义理而略于训诂。收入《四库全书》、《通志堂经解》、《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