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譬喻经

作者:佚名
杂譬喻经

有四部:一,旧杂譬喻经二卷,西土贤圣集,吴康僧会译。二,杂譬喻经,一名众经撰杂譬喻经一卷,比丘道略集,秦罗什译。三,杂譬喻经二卷,失译。四,杂譬喻经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五,譬喻经十卷,不入藏经。有坊刊。

猜你喜欢的书

萨郎宝

萨郎宝

福楼拜著,译李健吾。《萨郎宝》是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继《包法利夫人》之后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公元前3世纪的迦太基为背景,讲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战争故事。 名家名译,李健吾先生生前未能完成全书翻译,由其旅居加拿大的孙女李昡补译完成。为李健吾先生未竟的福楼拜文集翻译事业画上了一个句号,具有特别的意义。该译本从未出版过。小说描写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被罗马打败,要担负巨额赔款,统治阶级荒淫无耻,挥霍无度,以致国库空虚,积欠雇佣军的军饷无法支付。雇佣军在利比亚人马道的带领下哗变,包围了迦太基城。马道爱上了迦太基统帅哈米加的女儿萨郎宝,在希腊奴隶司攀迪的引导下潜入迦太基城,盗走了由萨郎宝负责守护的保佑迦太基城的神衣。哈米加回师解救迦太基城,初战失利,幸亏萨郎宝只身走进马道的营盘,取回神衣,才扭转了局势。哈米加用计包围了起义军,又用分化瓦解、收买叛徒的办法对起义军各个击破,彻底消灭。马道被俘,被残忍地处死,萨郎宝的目光同马道的目光相遇后,如受雷击一般,也倒地死去。

草叶集

草叶集

二百零二个主题,谈人生,理想,品德,爱情,友谊,伤痛等,这些组成了人类生命的常数,编织成了各人复杂的命运。这是一本真诚的生活之书,亦是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智慧秘笈,它教会我们如何爱,如何疗愈,如何放下,如何面对死亡,如何战胜恐惧……以沉郁如挽歌的风格著称的作家马洛伊,同时也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坚忍克己的思想者,友善慈悲的人生导师:他关怀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命意义,叩问真理,感怀世态,唏嘘际遇;然而,心怀温暖。《草叶集》是马洛伊流传最广的散文集,谈人生,谈品德,谈理想,谈哲学,谈情感,为那些处于痛苦之中和被上帝抛弃的人指点迷津。马洛伊在1943 年自己的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感人的话:“我读了《草叶集》,频频点头,就像一位读者对它表示肯定。这本书比我要更智睿、更勇敢、更有同情心得多。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许多。是的,是的,必须要活着,体验,为生命与死亡做准备。”《草叶集》里讲的生活道理适合所有人读;准确地说,尤其适合有理想主义气质的精神贵族读。虽是它半个世纪前写的,却是超时空的;它从侧面证明了一个事实,什么主义都可能过时或被修正,但理想主义始终如一。

水藻行

水藻行

短篇小说。完成于1936年2月26日,最初由日本作家山上正义译成日文,发表于1937年5月东京《改造》杂志19卷5期。原文发表于1937年6月15日上海《月报》1卷6期,署名茅盾。这是茅盾唯一的一篇先在国外发表的小说,先后收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出版的《烟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茅盾文集》8卷、1980年出版的《茅盾 短篇小说集》、1985年出版的《茅盾全集》9集。作品截取江南农村财喜、秀生叔侄微妙关系的一个横断面,表现他们在生活线上挣扎的艰难。作者说: “《水藻行》是一篇农村题材的小说,但不同于我的同类作品。我没有正面去写农村尖锐的社会矛盾,只把它放在背景上。我着力刻画的是两个性格、体魄、思想、情感截然不同的农民。……我写这篇小说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塑造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的形象,他健康、乐观、正直、善良、勇敢,他热爱劳动,他蔑视恶势力,他也不受封建伦常的束缚。他是中国大地上的真正主人。我想告诉外国的读者们: 中国的农民是这样的,而不是像赛珍珠在《大地》中所描写的那个样子。”行文如行云流水,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宛若抒情散文。

案中冤案

案中冤案

咱们中国,有这么两句格言,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两句话中,所含的意义,就是言其人要作了恶事,纵然一时侥幸,能够逃出法网,但是叶落归根,依然逃不出天网去。所谓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少不得默默中有个道理,总会有报应临头的那一天。著写这一部书,是清季一件实事,文献可证,档案俱在,绝不等于向壁虚造。不过小说家言,照例是要多方穿插,加意渲染,好使阅者诸君,能怡心悦目。好在善读书人,自能以意逆志,观其会通,当然不去刻舟求剑的。上面写的一段话,姑且作个小引,以下便不事枝蔓,归到本文。

郑氏关系文书

郑氏关系文书

本书(一册八三面四九、八○○字)集刊三种文献:一为「郑氏关系文书」,二为「石井本宗族谱」,三为「海外异传」。所谓「郑氏关系文书」,乃为日本前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市村赞次郎於清光绪二十七年夏在北京(今北平)紫禁城内阁东大库检出有关台湾郑氏之文书。今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存有抄本,据以整理刊印。有「郑泰洪旭黄廷咨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文」、「钦命管理福建安辑投诚事务户部郎中贲岱等题本」及「南安县生员黄元龙密奏」三文并所附郑泰造报官员兵民船只总册及所谓「伪底册」等件,均为清康熙初年郑成功殁後闽海发生变化之原始资料。「石井本宗族谱」一名「延平郡王郑氏系谱」,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编印。首有郑芝龙、芝鸾等序文诸篇,次为「井江郑氏历代人物」,又次为「南安县四十三都石井乡郑氏世谱」及「同安县感化里石澳保狮石乡郑氏图谱」。徵考各篇序文,有作於明崇祯十三年(芝龙、芝鸾),有作於清嘉庆六年(名山)、道光十三年(希石)及十四年(曾文峰),知原谱历修数次,此为断片抄本。在此不甚完整之谱牒上,可以获睹郑成功家世及其族人之状况。但有沿袭各种文献,如误芝龙平西侯、鸿逵靖西伯(「西」为「卤」之误抄,「卤」又为「虏」之同音字替代。并误鸿逵晋爵定虏侯为靖西侯),不可不注意及之。「海外异传」为一篇传记,日人斋藤正谦撰。此传记述山田长政之霸暹罗、滨田弥兵卫之胁红毛及郑成功之王台湾;後二人事,均与台湾史有关。由於前两种文献均为抄本,讹误脱漏所在多有;今本巳酌加订补,并作有「郑氏关系文书暨石井本宗族谱校勘记」附於书中。

圆觉经钞辨疑误

圆觉经钞辨疑误

圆觉经钞辨疑误,二卷,宋观复撰并序,内题无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