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法门

作者:善导
观念法门

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又称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观念阿弥陀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叙述观、念阿弥陀佛之行相作法及功德。其内容分为三段,先示三昧行相,次示五缘功德,后劝人修行。注释书有证空之观念法门观门要义钞三卷、良忠之观念法门私记二卷、圣聪之观念法门见闻二卷等。

猜你喜欢的书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德国经济学旧历史学派的先躯代表作。弗·李斯特著。1841年第1版。1885年被译成英文。中译本1927年出版,书名为《国家经济学》;1961年商务印书馆以现名出版,陈万煦译。弗·李斯特(Friedrich List 1789—1846),德国经济学家,旧历史学派的先驱,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倡者。出生于一个制革工人家庭,曾当过杜宾根大学教授。还著有《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德国政治经济的国民统一》等。本书除序外,由4编构成:第1编历史;第2编理论;第3编学说;第4编政策。中心思想是反对自由贸易政策,主张保护关税政策,以促进当时还由各邦控制的德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根据这个基本思想,作者对斯密、李嘉图的经济学说持否定态度,认为他们的根本缺点在于宣扬世界主义和忽视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认为各个民族的经济都有自己的发展的特殊道路,政治经济学应研究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道路。为了论证德国实行保护贸易的必要性,提出了生产力理论与斯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自由贸易理论相对抗。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断言,为了发展德国的生产力,应当忍受暂时的牺牲。除生产力论外,还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的公式,认为各国经济发展都必须经历: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这公式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

太上说转轮五道宿命因缘经

太上说转轮五道宿命因缘经

经名:太上说转轮五道宿命因缘经。撰人不详,似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为左玄真人等说宿命因缘。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说各种报应,劝人广种福田。

本草求真

本草求真

药学著作。十卷。清·黄宫绣撰。刊于1769年。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卷一~七,将药物分为补剂、收涩、散剂、泻剂、血剂、杂剂和食物七类。每类又据不同药性分为若干节。下篇为卷八~九,分论脏腑病用药及六淫病用药。卷十为药性总论及药物自然分类法目录。刊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作者深研药理,“俾令真处悉见”,故以“求真”名书。前9卷收药520种,正文药条按功效类药,每药直叙性味、功效,兼论药物来源、真伪及炮炙法。作者论药,喜用简明言词,直述己意。

美军是披着人皮的畜生

美军是披着人皮的畜生

杨朔1950年代曾赴朝,就“抗美援朝”进行文学创作,那些作品更具檄文色彩。华东出版社1951年出版的一本关于朝鲜前线的通讯集,即以杨朔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作书名――《美军是披着人皮的畜生》。

咏物诗

咏物诗

元诗别集。2卷。谢宗可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但《四库全书》所收《咏物诗》仅1卷,收入咏物诗106首。本集常见版本有署清乾隆五十六(1791)冰丝馆藏版的刊本。卷首有元至正十三年(1353)汪泽民序。卷上收入《睡燕》、《雁宾》等170首七言律诗,卷下收入《风筝》、《落花》等238首七言律诗。《四库全书总目》在论及谢宗可《咏物诗》时,曾对咏物诗的源流作了颇为精辟的论述,又对《咏物论》作了具体分析。《四库全书总目》说:“宗可此编……如不咏燕蝶,而咏《睡燕》、《睡蝶》,不咏雁,莺,而咏《雁字》、《莺梭》,其标题亦皆纤仄。盖沿雍陶诸人之波而弥趋新巧。”汪泽民在《谢宗可咏物诗叙》中说:“谢宗可为咏物诗数百篇,涵盖精微,词必新,理必正,事必工,字必谨。绮靡而不伤于华,平淡而不流于俗,于是求公之心概可见焉。”这些评价完全是着眼于咏物诗这一形式、体格而言的。

唐史论断

唐史论断

三卷,宋孙甫撰。孙甫,字之翰,许州阳翟 (今河南禹县) 人。天圣年间进士,累官秘阁校理,并著《三圣政范》,以前三朝故实校时政得失,力陈与西夏和盟的利弊关系,直言敢谏,反对宋夏和议,甚至指斥仁宗的奢侈荒靡,对好友杜衍等人的过失,也直言于朝。后来出知数州,历直史馆、河北都转运使等,一生好古文,善议论,曾著《唐史记》,以唐代君臣行事,论断一代治乱,现仅存《唐史论断》。 孙甫因刘㫬的 《唐书》烦冗芜杂, 遗略多失体法,于是就改用编年体例来编写,从康定元年(1040年)到嘉祐元年 (1056年),历经十六年的时间,写成了《唐纪》一书,此书共七十五卷,因其善恶分明,可为后人龟鉴,而且它又各系以论,共著成九十二篇。孙甫去世以后,《唐纪》一书存入宫中,世间没有流传,以后只有《论断》传世。绍兴二十七年 (1157年),曾在剑州(今四川省剑阁县)将此书刻版印刷,后来蜀版不存,端平乙未(1235年),黄淮又在东阳(今属浙江)刻印此书。后来此书的版本还有《学津讨原》本、《学海类编》本、奥雅堂本、《艺海珠尘》本、《函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