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文句

作者:智顗
妙法莲华经文句

二十卷。隋代释智顗撰。《妙法莲华经文句》简称为《法华文句》,略称为《文句》。为天台宗三大部之一。由天台宗始祖智大师,于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在金陵光宅寺开讲《妙法莲华经》对经中字句及意义详加解说,其弟子灌顶随听随记,至唐贞观三年(629)整理成书。和《法华玄义》一样,是解释《法华经》的着作。谓以疏句分节经文,名为文句,以别于玄释经题焉。解释方式有四:一是,因缘释。二是,约教释。按天台宗藏、通、别、圆的判教理论解释。三是,本迹释。把《法华经》分为“本门”和“迹门”,按此理论进行解释。四是,观心释。以自心观悟经中所说法义进行解释。在显自宗义外,还随处举破他家之说,尤以梁光宅寺法云的《法华经义记》所说为重点。使之于一经大义,深固幽远,无不契其源而宣其委,诚可谓仰合佛心,俯逗惠成之作也矣其注释本《文句》的较多,主要的有唐湛然的《法华文句记》三十卷。现通行的版本是唐玄宗天宝七年(748),东阳郡清泰玄朗和尚编定本和宋淳熙三年(1176),诏令福州东禅寺刊天台教藏同大藏流通,本书亦在其中。

猜你喜欢的书

人生道路诸阶段

人生道路诸阶段

在书中克尔凯郭尔以威廉·奥海姆讲述回忆录的形式,以给读者的信的形式,讨论了人生道路的诸阶段,这道路的诸阶段是审美阶段、伦理、宗教阶段。克尔凯郭尔要我们面对主观个体的生存感受去选择自己,他要我们穿透审美生活,在享受生活所带来的幻象和愉悦之后,去发现隐藏在其背后的不幸和痛苦,进而认识到伦理生活的局限,从而最终进入到沉静的宗教阶段。本书分为:“酒中真言”,“对婚姻的不同看法”,“无辜有辜?”“失物招领”等章节。

棋诀

棋诀

一卷。宋刘仲甫撰。刘仲甫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为围棋国手。此书共四章,一为布置,二为侵凌,三为用战,四为取舍。后附“论棋杂说”,即晏天章《玄玄棋经》之末篇,刘仲甫加注。刘仲甫围棋之精,名于一时,而何薳《春渚纪闻》载有祝不疑曾胜之。文章虽短小,论述十分精到。指出疏密得中、形势不屈、远近足以相援、先后可以相符的布局是下棋的先务,应援相接、勾落相连、多方以权逼、迤逦而侵袭是善应者,以实击虚、以逸待劳是用战之法,审势取舍是弈棋大计。

马自然金丹口诀

马自然金丹口诀

内丹学著作。简称《金丹口诀》,宋·马自然撰。为一首七言古诗。自言云游海上,未遇明师,盲修瞎炼六十四年无成,后幸遇刘海蟾,始得金丹口诀。诀谓“玉液还丹人人有”,“本在人身休外觅”,“送在西南坤地上”,“只在泥丸宫里养”,与禅宗“人皆有佛性”同旨。意谓保养之要,惟在息念存神,元神不散,则自然长生。载 《道藏》第七百九十六册。

登徒子好色赋

登徒子好色赋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19。其序写登徒子在楚王面前,毁谤宋玉好色。楚王要宋玉:“有说则止,无说则退”。宋玉表白自己无此事,反证登徒子好色。他为自己辩解的一段文字非常精采:”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肥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先以层层递进的手法,推断“臣东家之子”是天下佳人;再以不能增减其身段和不用著施粉朱,以说明其是天生丽质;然后运用恰当比喻,呈现美女形象。这样的绝色女子“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作为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了宋玉为自己辩白的力量。宋玉进而反证登徒子好色。这时,秦章华大夫又出来称赞郑、卫等地女子,其“不待饰装”之美更盛。因而使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李善在为《文选》作注时说,这篇赋“假以为辞,讽于淫也”。《登徒子好色赋》是影响相当大的作品,以致后来“登徒子”竟成为好色之徒的代名词。但对于本赋是否为宋玉所作,历来就有许多不同意见。

礼经本义

礼经本义

十七卷。清蔡德晋(生卒年不详)撰。德晋字仁锡,江苏无锡人。雍正时举人,乾隆初年因杨名时所荐,官为司务。最得孔门博约之旨,故律身甚严。着有《礼传本义》、《通礼》。是书前十六卷皆为《仪礼本经》,第十七卷附吴澄所辑之《逸礼》八篇,皆援引宋元明以来诸家旧说与注疏,相互参证,大旨不戾于旧说。于名物制度,考辨尤为详核,间有发明。如《士冠礼》文“白屦以魁柎之”,其释云:“郑玄注:魁,蜃蛤,柎注者。盖以蛤灰柎注于屦,取其洁素,《说文》所云:魁,蛤。是其确证。”辨析之精密为前儒所未发,然亦间有杜撰无稽之说。

宝觉禅师语录

宝觉禅师语录

全一卷。全称三圣开山慧日第二世宝觉禅师语录。又作东山湛照禅师语录。日本临济宗僧东山湛照(1231~1291)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辑录湛照于三圣寺之进山法语、上堂语、小参、偈颂、祭文、自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