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静修集
诗文别集。元刘因撰。刘因曾自订《丁亥诗集》五卷,焚毁其馀。刘卒后,其门人故友搜辑其佚稿,得《樵庵词集》一卷,《遗文》六卷,《遗诗》六卷,《拾遗》七卷,与《丁亥集》五卷,于元顺帝至正(1341—1368)年间刊行。后杨俊民又捃拾残剩,一字不遗,辑成《续集》三卷,其中当有因所自焚之作,实与因编集本意不合。后房山贾彝又增入有关刘因的资料,如圹记、墓志等,编成《附录》二卷,合成三十卷。元至正中,官方为之刊行。《四库全书》所收即此本。此本流传甚广,传刻传抄也多,明代有永乐本、成化本、弘治本、嘉靖本。更早的是元文宗至顺(1330—1333)年间宗文堂刊本《静修先生文集》二十二卷本,《四部丛刊》影印的即此本,原佚李谦旧序,第二次影印本写补。现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三十卷本、《四部丛刊》本、清德宗光绪(1875—1908)年间刊本《静修先生文集》十二卷本(收入《丛书集成》)。各本皆有遗佚。
红楼梦补
章回小说。清归锄子著。四十 八回。故事直接百二十回《红楼梦》九十七回黛 玉离魂,处处照应前事。叙黛玉魂归离恨天,警 幻仙子怜之,令黛玉返魂。黛玉还魂后,决心割 断情丝,返回扬州故里。宝玉不知,于中举之日 逃往大荒山。宝钗因宝玉出走抑郁成疾,吐血 而亡。后贾母得知宝玉下落,命王熙凤将其找 回,应殿试,中进士,授官翰林。皇帝念其为元 妃胞弟,钦赐与黛玉完婚。黛玉善理家政,贾府 家境渐裕,时晴雯病愈,宝钗亦借体还魂,琪官 又将袭人送回,数人得以团圆。宝玉、黛玉推己 及人,广为施舍,扶善济贫,贾府家业重振。书 中所叙,显然违背曹雪芹原意,唯人物描写、语 言风格尚有几分相似。有嘉庆二十四年 (1819)藤花榭刊本、光绪二年(1876)上海申报 馆聚珍本、光绪二十四年上海熔经阁石印本、 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世界书局铅印本等。 近有198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排印本。
分春馆词
朱庸斋(1921-1983),名焕,乳名志焕,字仲章,号庸斋,以号行。又曾用朱弢畹、朱奂等名。斋名"思古微室"、"分春馆"。十五岁从陈洵学词,毕生致力于词学。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太平天国诰谕之一。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杨秀清(约1820~1856)、萧朝贵(约1820~1852)于1852年(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在永安联合颁布。后收入《太平天国文选》。该诰谕突出反满民族革命,历数清王朝对汉族人民的剥削与奴役,“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削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人之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满汉官僚地主勾结,把人民逼入绝境。“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太平天国“创建义旗,扫除妖孽,廓清中夏,”推翻清朝。汉族人民应当速拜上帝,共击清军,“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该诰谕是太平天国的重要政治纲领之一,对于激励人民群众的反清起义起了很大的作用。
白话魏书
《魏书》,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北齐魏收撰。天保五年(554)成书。一百三十卷,其中帝纪十四卷,志二十卷,列传九十六卷。载北魏建国(386年)至东魏孝静帝亡国(550年)间一百六十五年历史。此为《魏书》白话文。
胤祯外传
胤祯,康熙第四子。少年无赖,好饮酒击剑,不见悦于康熙。出亡在外,所交多剑客力士。结兄弟十三人,其长者为某僧,技尤高妙,骁勇绝伦。能练剑为丸,藏脑海中,用则自口吐出,矢矫如长虹,杀人于百里之外,号称万人敌。次者能练剑如芥,藏于指甲缝,用时掷于空中,当者披靡。胤祯亦习其术。康熙晚年病笃,胤桢偕剑客数人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