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

作者:佚名
中阿含经

佛教经典。汉译四阿含之一。东晋僧伽提婆译。六十卷。共收阿含部经典十八品二百二十二部。因每部经的篇幅适中,故名;一说因其所述义理合乎中道,故称之为“中”。主要论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论”、“涅槃”及“生死轮回”等早期佛教基本教理。关于汉译本的传承,传统有属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等说法。现学术界一般认为属于说一切有部。本经与南传上座部《中部》大体相应,但多出七十经,属南传《增支部》。本经有汉译别生经六十八种,与本经均为历代大藏经所收。符秦昙摩难提亦曾译《中阿含经》五十九卷,已佚。本经有藏译本,近代有梵文残卷出土。敦煌遗书中亦有收藏。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古文苑

古文苑

诗文总集。佚名辑。二十一卷。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世传孙洙巨源(1032—1080)于佛寺经龛中得之,唐人所藏也。”所辑录诗赋杂文, 自东周迄于南齐,凡二百六十余篇,皆史传、《文选》所不载。其汉魏诗文,多从《艺文类聚》,《初学记》删节,石鼓文亦与近体相同,真伪难辨。南宋淳熙六年(1179)韩元吉(1118—1190? )加以整理,分为九卷。绍定五年(1232),章樵又加以增订,并为注释,重分为二十一卷。唐以前散佚之文,赖此以存。韩元吉整理的宋淳熙本九卷,有嘉庆十四年(1809)孙氏坊刻本。章樵绍定本二十一卷,有明成化十八年(1482)张世用刻本。近世有《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万有文库》影印《守山阁丛书》本。清孙星衍(1753—1818)仿其例,又辑金石、传记、地志和类书中的遗文,从周迄元,编为二十卷,名《续古文苑》。引文均注出处,辑佚并有校订,有案语疏通隐奥,颇有实用价值。有嘉庆十二年(1807)原刻本,《万有文库》影印原刻本。

宋史专题课

宋史专题课

本书是由北京大学的邓广铭、漆侠两位历史系教授著作的《宋史专题课》,本书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来研讨、察看宋代的历史。具体内容包括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北宋的政治改革运动、南宋初年对金的斗争、宋代的社会生产力、宋代封建经济制度的演变、宋代的手工业生产等。

杜甫传

杜甫传

杜甫传记。今人冯至著。最初在杂志上连载,于195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多次重印,并被译成多国文字在海外广泛流传。本书的特色之一,是它的朴实和严谨。作者力求每句话都有根据,不违背历史。不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特色之二,是作者站在审视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的高度,以热情而深刻的笔触来叙述杜甫的一生以及杜诗的成就和影响。作者还用较多的篇幅介绍杜甫的“三吏”、“三别”,认为它是杜甫诗艺术的一个伟大成就,是一座高峰。特色之三,是它也恰如其分地指出了杜甫的思想局限,周采泉《杜集书录》指出:“用阶级观点对诗人作适当之分析批判,当以此为权威著作。”此书1980年再版,对原书只作了些文字修改,在书前附加重版说明,书后增加两个附录。附录一,是作者1962年所写三篇论杜文字。即:《人间要好诗》、《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1962年4月17日在杜甫诞生12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论杜诗和它的遭遇》,其中一、三两篇专论杜诗,弥补了《杜甫传》由于受体裁限制对杜诗难于展开讨论的不足;附录二,是作者1962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的以杜甫晚年与苏涣的交往为题材的小说《白发生黑丝》。

竹素园丛谈

竹素园丛谈

清室逊位时,民国政府订立优待条件,清帝仍居大内,宫中用宣统年号,宫室、舆服、祭礼、婚丧一切礼仪仍用旧制,民国政府岁给优待费四百万元。嗣以财政困难,优待费不能照给,惟以借贷典押度日。至甲子年十月北京政变后,即由民党提议将清室划除,派兵入宫,迫清帝即日迁让。

墨子全鉴

墨子全鉴

《墨子》就是记载墨翟言论和墨家学派思想资料的总集,全书倡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基本反映了广大劳动阶层的呼声。《墨子》一书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书中的许多思想与观点在当今社会仍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去借鉴与学习。本书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次加以精校精注精解,内容包括原文、注释、译文、解析五部分。

樵隐悟逸禅师语录

樵隐悟逸禅师语录

樵隐悟逸禅师语录,二卷,元悟逸说,正定编。南岳下第二十一世,嗣绝岸湘。(原注未详,此见甲二六套副目)又称《樵隐和尚语录》。卷上收录再住雪峰崇圣禅寺的语录。卷下收录法语、佛祖赞、题跋、偈颂、佛事、自赞、偈语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乙第三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