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立形像福报经

作者:佚名
造立形像福报经

全一卷。译者不详。约译于东晋时代(317~420)。又作造佛像福报经、造立形像经、形像福报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经中叙述优填王发愿造立佛之形像,世尊即为王说造像之甚深功德,谓于无量后世身心必得大福报。卷末有‘往生阿弥陀佛国’之语,推知本经出于盛行弥陀净土信仰之年代。此外,本经之同本异译经为作佛形像经,又作优填王作佛形像经、作像因缘经,译者亦不详,约译于东汉,惟卷末无造立形像福报经之优填王赞佛偈与世尊答王偈。

猜你喜欢的书

反基督:彼得和阿列克塞

反基督:彼得和阿列克塞

《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的第三部,彼得当政,对国内各个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与皇太子阿列克塞发生激烈冲突。皇太子反对彼得大帝向西方学习,认为他给“邪恶势力”敞开了俄国的大门。阿列克塞在彼得给出的抉择——要么“改邪归正”继续享有皇位继承权,要么出家当修士——面前,不得已选择了后者,但乘机逃往奥地利,请求庇护。彼得担心国内外敌对势力支持阿列克塞争夺皇位,派人将他骗回国内,随即对其进行监禁,并施以严刑拷打,逼其供认犯有谋反罪行。经特别法庭审讯,判其死刑。但未及行刑,阿列克塞即被彼得大帝鞭挞致死。

针灸大全

针灸大全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捷法大全》、《徐氏针灸大全》。明徐凤辑。六卷。凤字廷瑞,江右 (今江西省) 人。收集历代针灸文献资料,选辑编次,于正明四年(1439)成书。卷一、二载针灸歌赋。卷三载周身穴法歌,以按经列穴两种形式介绍腧穴,且以歌括概述。卷四、五载窦氏八法流注、梓岐凤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及子午流注、论按时取穴法及针刺手法。卷六主要论述灸法,载定取膏盲俞、定取肾俞、骑竹马灸、灸气穴等几种灸法及特殊定穴法。所择资料,多为歌赋,其中如“十二经脉歌”、“周身经穴赋”、“禁针穴歌” 、“千金十一穴歌”、“经脉气血多少歌”、“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灵光赋”、“席弘赋”、“标幽赋”等,均为较有影响的针灸歌赋。为综合性针灸著作。书中对经络、腧穴、手法、禁忌、治疗等内容都有记载,并配有插图。内容丰富,简明实用。对于研究针灸学及临床应用不失为一部较好的参考书。有金陵三多斋刻本,万历三十三年(1605)金陵唐翀宇刻本,一九五八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一草亭目科全书

一草亭目科全书

眼科著作。明末清初邓苑撰。一卷。苑字博望,清江(今属江西)人。以医为业,尤精通眼科。此书约成于清顺治元年(1644)。载目论、目议、外障、外障治法、内障、内障治法、小儿痘毒眼治法、小儿疳积眼治法、治小儿雀目法等,凡九篇,专论眼科证治。附薛氏选方,载列明目地黄丸、加减驻景丸等十三首方剂之应用。眼科疾病虽变化多端,但邓氏认为总不越内外二障,故以内外二障总括论之。如论外障多属风凝热积血滞,法当除风散热,活血明目; 内障多系水火有亏,血少神劳而肾虚,法当养血补阴,安神明目。列述证治,首为议论,次载方药。所论强调辨内外诸因,根据眼疾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而力倡“五轮”辨证,对后世颇有影响。有康熙五十一年(1712)颖川鹿氏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

霞外诗集

霞外诗集

元诗别集。10卷。马臻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主要版本有明毛晋汲古阁刊本(《元人十种诗》之一)。卷首有黄石翁序,龚开序,大德六年(1302)仇远序。全书所收诗篇未按体裁类编。卷末有毛晋跋。黄石翁、龚开、仇远等序都说马臻“杜门择交,远迹声利”,“无一言及势力声利”,但《霞外诗集》中往往能见到铺张富贵,颇乖山林之格的应酬之作。仅从诗的风格而言,这10卷诗显示出马臻神骨清秀,风力遒上的艺术造诣。《述怀五十韵》是披露生平与思想的宏篇巨制,《闻雁》、《野宿》、《秋日即事》等律绝近体则以感情细致入微见长,《谩成四十二首》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力与表现力,都是马臻较有影响与成就的作品。《霞外诗集》除汲古阁刊本,未见有别本传世,但《诗渊》、《永乐大典》等书中选录自《霞外诗集》的诗,往往有不见于现存汲古阁刊10本卷的,如《诗渊》、《永乐大典》等书都收有马臻《贯酸斋索和蚊烟诗》,这首七律就未收入汲古阁刊10卷本《霞外诗集》。可见现存《霞外诗集》不是全本。

仪礼析疑

仪礼析疑

十七卷。清方苞撰。方苞《三礼》之学,《周礼》较深,晚年自称“治《仪礼》十一次,用力良勤。《仪礼析疑》旨在举出《仪礼》可疑者录出经文而详辨之,对无疑者则不录经文。发明处不少,如《士相见礼》之辨,用《周礼》以通之;《聘礼》公答再拜之辨,则细心体认,合乎经义。亦有未尽详考者,如《士冠礼》“缁布冠缺项”。然《仪礼析疑》全书析疑《仪礼》考证较为详核,对研究《仪礼》有一定参证价值。版本有《望溪全书》本、《抗希堂十六种》本。

中观论

中观论

Mady&amacronmaka-ś&amacron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为古来三论之一,极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别为破因缘品,破去来品,破六情品,破五阴品等二十七品,现藏中阿僧佉释,瞿昙般若译之顺中论,二卷。分别照明菩萨释,波罗颇迦罗译之般若灯论释,十五卷。安慧释,惟净等译之大乘中观释论,九卷,皆为龙树中论之异出。西藏亦有中观学派之二系统,则此论为学者所珍重,不待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