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尸利行经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养羊法
一卷。汉卜式撰。卜式,西汉河南人,早年从事畜牧业,多次捐助汉政府。武帝时被封为郎,官至御使大夫。《隋书·经籍志》农家类后有注说,梁代有《卜式养羊法》一卷,已亡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为一卷。对羊的饲料、喂养的方法、羊群的管理、放牧和生殖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羊圈的修建与清理等都作了说明,强调“起居以时,调其宜适”,宣称“牧羊如治民,恶者辄去,毋令败群”。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羊书之一。
清稗琐缀
清代笔记
性命法诀明指
16卷。赵避尘(顺一子)撰。此书以赵氏亲身体验为依据,系统论述道教龙门派十六步功法。其道以清静虚无为本、积精养元为根、呼吸升降为法。其论既能博采古代医、道、释诸家之说,又能结合现代医学。并附《卫生性命法诀全图》,能使全书大意一目了然。
小学诗
《小学诗》,是由清代人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著《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全篇依《小学》一书的内容为主轴,依次分为立教、明伦和敬身。语言通俗易懂,通用五言句,并以四句为一段,整齐押韵,颇便诵读。书中,关于养成进退、处世立身等内容,皆以一二首诗言明,而关于道德贞操的内容,则赘言五首,由此使许多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万恶淫为首」的道德理念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曾以此书教授门徒,期于启发助学性灵。时人称扬「语语刻挚,有功于世道人心」,虽是溢美之词,但它对传播和普及朱熹《小学》,客观上也起了一定作用。
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
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一卷,首缺,编号二七九一。
释门章服仪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记述法服之材质、裁缝及补浣等法。分为制意释名、立体拔俗、胜德经远、法色光俗、裁制应法、方量幢相、单复有据、缝制裁成、补浣诚教、加法行护等十篇。本书论法服之材质,于绢、布二种中,以布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规矩。盖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杀生,若以蚕丝作法服,则有违拔济之心,故属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应法记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