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作者:九顶惠泉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全一卷。南宋惠泉编集。系集录黄龙派宗祖黄龙慧南之语要、偈颂等。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内容首为黄龙初住于同安崇胜禅院之上堂语十一条,次为迁住归宗寺语录十三条、筠州黄檗山法语十四条、黄龙山语录十四条,并包括四十首偈颂。语要中亦收录药山、南岳怀让、石头、云门、大颠、严阳、临济、德山、镜清、泐潭、永嘉、庞居士、大珠等古德之说。此外,惠泉又编集黄龙四家之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四家依序为:上述之黄龙慧南禅师语录、慧南法嗣晦堂祖心之宝觉祖心禅师语录、祖心法嗣死心悟新之死心悟新禅师语录、悟心法嗣禾山慧方之超宗慧方禅师语录。编者九顶惠泉与禾山慧方系属同门,卷首附绍兴十一年(1141)钱密撰之黄龙四家语录序。

九顶惠泉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罗斯莫庄

罗斯莫庄

四幕悲剧《罗斯莫庄》发表于一八八六年,翌年即在挪威、丹麦上演。这出戏的写作,与一八八五年剧作家回挪威小住有密切关系。易卜生在特隆赫姆工人联合会为他举行的一次集会上,讲了自己新近对政党纷争局势与人民精神生活状况的观感。他认为,挪威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缺少真正的民主与自由;挪威社会需要“品质、意志和灵魂上的高尚”。他返回德国后,就迫不及待地在慕尼黑构思、写作这出新戏。此剧在中国,除了潘家洵的译本,还有刘伯量的《罗士马庄》(1930)。 这出戏的主人公罗斯莫牧师是罗斯莫庄的最后的继承人,虽已退职在家,但凭着罗斯莫这个古老望族的声誉,在地方上仍有很高的威信。他的妻子碧爱特遵守罗斯莫庄的古老传统,热爱自己的丈夫,但不知为什么竟从庄园的一座桥上跳进水沟自杀了。对此事,大家都讳莫如深。从此,给碧爱特做伴并料理家务的吕贝克小姐更能畅行无阻地影响罗斯莫了,她使他从保守的方面转向急进的潮流。

集外集拾遗

集外集拾遗

诗文合集。本书鲁迅没有编完即因病中止,后由许广平编定,印入193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内,计有诗文90篇和附录6则。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本书时,在原来基础上扩大重编,共收文章126篇,另外编有两个附录部分:第一部分是1898年至1902年的诗文17篇;第二部分是1919年至1936年间所拟的启事、广告、说明等23则。这些诗文除一部分系从原稿录入外,其余发表在《浙江潮》、《河南》、《小说月报》等报刊上。本书书名是鲁迅自己拟定的,是继《集外集》之后收集到的未载入其它各文集中的作品,故名《集外集拾遗》。

松窗杂录

松窗杂录

又名《松窗录》、《松窗小录》、《松窗杂记》、《摭异记》等。李浚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为“《松窗录》一卷”,无撰人姓名。《通志》同。《崇文总目》传记类著录为李浚撰。《郡斋读书志》杂史类作“韦睿撰”。《文献通考》小说家作“韦浚撰”。《宋史·艺文志》小说家类作“李浚《松窗小录》一卷”。据现存本书前小序,作者自称名“浚”,书名为《松窗杂录》,则书名当以此为正,作者应是李浚。《顾氏文房小说》本、《历代小史》本、《四库全书》本、《奇晋斋丛书》本都题唐·李浚撰。重编《说郛》中收杜苟鹤《松窗杂录》1种,内容与本书不同。原本《说郛》与《唐人说荟》中收《摭异记》,却正是李浚《松窗杂录》的内容。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顾氏文房小说》本排印(与《杜阳杂编》、《桂苑丛谈》合订为一册)。全书16条,记唐初至唐文宗时轶事,其中半数与唐玄宗有关。虽然有一部分可作史料参考,但不可尽信,因为经传闻加工,已属小说家言。如“苏瑰有子,李峤无儿”的记载,《资治通鉴考异》已指出其错误,说苏瑰任宰相时,其子苏颋已任中书舍人,不可能在童年随当宰相的父亲去见唐中宗。李浚生平不详,《全唐文》卷816收李浚《慧山寺家山记》1篇,作于乾符六年(879),应是晚唐人。

道德经[帛书本]

道德经[帛书本]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版《老子五千言》甲乙两本,轰动了世界,让世人对传世本《道德经》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原来帛书版的《老子五千言》从内容上看有许多地方与传世本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大相径庭。老子的《道德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85年,距今2500余年,历时久远,祖本已失。目前公认的最早的版本是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版。《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错别字较多,多有删改之处,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帛书版并不叫《道德经》而是叫《老子五千言》,也不分“道经”和“德经”,还有就是在前后顺序上帛书版的内容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帛书版《老子》甲乙两本的传抄年代也略有不同,甲本应该在西汉初年刘邦登基以后,乙本在汉文帝登基之后。帛书版《老子》与传世本《道德经》相校雠以后,发现帛书版的更接近老子本人的思想,也更接近老子所著《五千言》的本意。

外科启玄

外科启玄

外科著作。明申斗垣撰。十二卷。斗垣名洪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医家,治验丰富,擅长外科。撰有《伤寒观舌法》等书流行于世。申氏广辑前贤精华,博采民间“奇方异论”,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撰成此书。全书九万字。卷一至卷三,论述疮疡证候病因、病机、诊断与治则,共七十二条。卷四至卷九,论述外科病证一百九十余种,共二百余条。论述病证均先明部位、所在经络,继言主证与治法,附有插图。卷十为痘疹专论,卷十一、十二列有外治应用方剂。内容丰富,治疗据证分型,因病论治,详列治法与方药,强调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有益于临床。有万历三十二年聚锦堂刻本,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又名《焦仲卿妻》,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原为汉代建安末年民间歌曲,可能经过后代文人加工润色。最早见于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1,篇名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乐府诗集》编入《杂曲谣辞》。全诗共三百五十七句,长达一千七百八十五字,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称它为“长诗之圣”,清沈德潜称它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是中国现存古代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本诗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借飞鸟徘徊不前,写出一种忧郁缠绵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气氛。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