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绕佛塔功德经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游廌山集
宋代诗文别集。4卷。游酢撰。《四库全书》据采自福建的清抄本录入,其抄本(四库底本)现存北京图书馆。宋代杨时《御史游公墓志铭》称游酢所著“有《中庸义》一卷,《易说》一卷,《诗二南义》一卷,《论语》、《孟子》杂解各一卷,文集十卷”。而书末所列《年谱》则说他29岁时录明道先生语录,41岁时录伊川先生语录,其它各种著作亦非成于一时,不曾言及有文集。此集以《论语杂解》、《中庸义》、《孟子杂解》为1卷,以《易说》、《诗二南义》为1卷,以《师语》、《师训》为1卷,又以7篇文章、13首诗及墓志、年谱为1卷。但《中庸义》后有《拾遗》、《孟子杂解》仅8条,《诗二南义》仅2条。可见系后人掇拾重编之书,不但非其原本,而且并非完书。其诗仅存13首,但有些写景的小诗却也清新可读。如六言绝句《山中即景》:“翠霭光风世界,青松绿竹人家。天外飞来野鸟,涧中流出桃花。”
大学教育
本书共收录了蔡元培先生的作品和讲稿43篇。分为北大改革篇、学生篇、教育理念篇、文化篇、世界观篇、生平篇6个篇目,从各个侧面来呈现蔡元培先生开风气之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蔡元培先生被看作中国近代最了不起的大教育家。从本书中,我们有幸能看到他在北大和教育部时期的文字和演讲,看到真实的蔡先生并非某个完美计划的设计者和执行者,而是在困难的情形下勉力改革北大,推进了中国教育与学术风气的转变,影响了中国世代学人,这便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金台全传
章回小说。作者不详。六卷六 十回。据弹词《金台传》改写。叙贝州少年金台 武艺高强,在县衙当马快,以孝义闻名遐迩。好 友张其、郑千于江口劫掠财物,捕首王则命金 台寻捕。金台寻至扬州,劝二人弃邪归正,结为 兄弟。三人入兰花院与三妓共饮,太师之子澹 台豹闯入,仗势欺人,金台杀之。官府悬赏捉 拿,三人遂携三妓往江西避居。金台结识七十 二家英雄造反,被总兵澹台寿擒获,发配淮安。 后因杀吏部尚书子方佳帮凶周通,又被下狱, 为王则所救。当王则起事攻下贝州之时,上命 金台为平阳大元帅,起兵讨则。金台致书劝降, 王则不从,战败后自刎身亡。金台礼葬之,凯旋 回朝,受封为王。书中多有斗法描写,为侠义与 神魔合流之作。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上海中 西书局石印本,前有二序。另有民国十四年 (1925)上海沈鹤记书局石印本,有删节。
灊山集
灊[qián]山集,诗别集。宋人朱翌撰。三卷,附补遗。翌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舒州(今安徽潛山)人。政和进士,南渡后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之,谪居韶州十九年。后充秘阁修撰,知宣州,移平江府,授敷文阁侍制。《宋史·艺文志》记其有文集四十五卷,诗集三卷, 文集不可见,诗集亦无传本,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录其诗,仍厘作三卷。卷一古体五言四十八首,七言三十三首,卷二律诗五言五十首,七言百三十一首,卷三五言排律七首,七言绝句五十七首,凡三百二十六首。翌父载上,曾从苏轼、黄庭坚游,翌承家学,诗源出苏、黄,五七言古体,句势矫健纵横,才力特为富儌,近体诗也伟丽伉壮,喜以成语属对,多妥贴自然,与南渡后靡靡之音,潦倒之习迥然不同,实足睥睨一时。《后村诗话》称其“满地落花春病酒,一簾明月夜登楼”之意,为前人所未发。补遗为清鲍廷博辑,有赋一篇,词五首,赞二篇,铭一篇。有《丛书集成初编》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排印本,有附录八则,皆为诸家评论之语录。另有《四库全书》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今人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内有《灊山集》遗诗十三首。
圣求词
一名《吕圣求词》。词别集。南宋吕渭老撰。一卷。渭老一作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末进士。此集前有南宋嘉定五年(1212)赵师秀序,收词一百三十首。赵序以为吕词“婉媚深窈”,可与周邦彦、柳永比肩,难免偏私之嫌,其词有自制新谱,喜用险字。有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天津图书馆藏);《宋元名家词》抄本(北京图书馆藏);鉴止水斋明抄本(善本书室藏书);毛晋汲古阁校本(北京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本,用毛刻本。《全宋词》收其词135首。
联灯会要
凡三十卷。南宋晦翁悟明撰。又称禅宗联灯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六册。列举过去七佛至天童正觉之法嗣等禅宗五家之传灯法系,并依序集录其重要之机缘问答。本书撰于孝宗淳熙十年(1183),卷首有淳熙十六年淡齐李泳之序、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思忠之重刊序,及淳熙十年之自序。其撰述年代另有异说,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二谓撰于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释氏稽古略卷四则说宁宗嘉定十年,此二说俱不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