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义疏
作者:净影慧远猜你喜欢的书
我的安东妮亚
故事通过吉姆·勃登对往事的追忆,讲述波希米亚移民安东尼娅·谢摩尔达从少年到中年的生活历程。故事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初,安东尼娅随家人乘火车前往内布拉斯加州东部大草原定居,途中遇上前往那里投奔祖父母的吉姆,两人从此成为要好的朋友。到达内布拉斯加后,安东尼娅的父亲不堪生活重负自杀身亡,她只好放弃学业帮助哥哥在地里干农活。后来,吉姆的祖父母为让他受到更好的教育搬到黑鹰镇居住,并介绍安东尼娅到有钱人家做保姆。在黑鹰镇工作期间,安东尼娅爱上一名火车售票员,在被其遗弃后怀着身孕返回家乡,时常遭受兄弟的谩骂和邻居的蔑视。吉姆大学毕业后赴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之前,专程回草原看望安东尼娅,发现她带着非婚生女儿艰难地生活,神情沮丧却毫无怨言。20年后,在纽约做律师的吉姆决定重返故地探访安东尼娅。这时她已经幸福地嫁人,丈夫也是波希米亚移民。夫妻俩育有十个儿女,经营一家高产农场。在吉姆眼中,现在的安东尼娅十分高大,宛如夕阳下的耕犁矗立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而吉姆自己却如无根的浮萍,在生活中随波逐流。《我的安东尼娅》出版后好评如潮,被认为是凯瑟最出色的作品,而且是“美国人写出的最好的作品之一”。小说传达出一种浓浓的怀旧情绪,其对安东尼娅形象的生动刻画、对纯真友谊的热情称颂、对西部大草原景色的精彩描写以及对拓荒价值观的完美阐释,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不朽的文学经典。1995年,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成功发行。
半途之屋
一个雨后的周末夜晚,来自费城的年轻律师吉尔·安吉尔驱车前往特伦顿郊区一处人迹罕至的破旧木屋与妹夫见面,却在屋内发现了倒卧在血泊中、身受重伤的妹夫,他临终前说出凶手是个戴着面纱的女人。侦探作家埃勒里·奎因受托调查凶案,竟然发现死者是个拥有双重身份的重婚者,他一方面是纽约富豪的独生女洁西卡的丈夫,过着奢华的生活;另一个身份是个四处兜售廉价首饰的推销商,与年轻貌美的妻子露西住在一间不起眼的小屋子里。警方调查结果,发现死者投保了一百万美金的巨额人寿险,而且在遇害前不久才将受益人由洁西卡变更为露西,接着又发现露西的车子在命案当晚撞坏在离现场不远的地方,车上还有一条黑色面纱。一切证据都指向凶手就是露西,露西因此被捕待审,吉尔与艾勒里都认为凶手另有其人。
匏翁家藏集
明代诗文别集。吴宽(字原博,号匏庵)著。凡77卷。其集基本上为吴宽手自编定,后其子中书舍人吴奭刻梓于家。前有正德三年(1508)王鏊、李东阳序。今存有此刻本。李序云:“《匏翁家藏集》七十卷,吴文定公所著,而手自编辑者也。为诗三十卷,不分体制,以年月先后为序;文四十卷,则分体汇载,而先后亦隐然寓乎其间。”王序所说的诗、文,卷帙与李序同。而今正德刻本实为77卷,诗30卷相同,而文则为47卷。徐原的后序也称宽子中书舍人奭搜阅笥稿,得诗30卷,文47卷,与前序不合。但与刻本相合。四库馆臣“疑七十卷以下乃宽原编,而其后七卷则出奭等所附益”。四库正以此刻本为底本著录。《四部丛刊》也影印此刻本。《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宽学有根柢,为当时馆阁钜手。平生学宗苏氏,字法亦酷肖东坡,缣素流传,赏鉴家至今藏弆。诗文亦和平恬雅,有鸣鸾佩玉之风。朱承爵《存余堂诗话》极称其《雪后入朝》诗,虽非高格,至谓其诗格尚浑厚,琢句沉著,用事典切,无漫然嘲风弄月之语,则颇为得实,以之羽翼茶陵,实如骖之有靳。至其作史彬墓表,称其以力田拓业,代为税长,而不载有从建文君出亡之事。后人因据以正《致身录》诸书之讹,是尤可以资考订矣。”所论较为全面,可帮助读者理解其集。
人物志译注
三国魏刘劭著。三卷十二篇。从汉末魏初 地方察举用人和品鉴人才的需要出发,对人的本性、才 具以及志业等分别加以阐析。该书的立论方法类似名 家,其言“考课核实”又近法家,而主张“中庸至德”则为 儒家。认为“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 化应节”(《九征》)。因此主张君子要中庸无为、谦让不 争;要求当时的统治者实行清净无为而治。这又显然是 道家的思想。本书对开启魏晋名理玄谈风气有很大影 响。其总结人物评价经验,如所谓“九征”、“八观”、“七 缪”、“效难”等为后人所重视。郑旻《重刻人物志跋》认 为“三代而下,善评人品者莫或能逾之”。有《龙溪精舍 从书》本和《四部丛刊》本等。
铁骑兵
杨朔著。发表于《解放日报》1943年6月20日,收于《杨朔散文选》。当时,日寇正对我解放区、八路军实行“三光”政策,大搞铁壁合围。这篇报导通过包头附近一班骑兵的一段惊险的经历,歌颂了人民军队高度的无产阶级觉悟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骑兵班在雁门关突然被敌人切断在公路边上,与大队失去联系。他们“东冲西撞,想再赶上大队”,但敌人正开展秋季“扫荡”。被困在合击圈内的骑兵们不断被敌人追击。他们在班长带领下,团结一致,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终于转到外线,无意中接近敌人老巢包头城下。骑兵们巧妙地作火力侦察,敌人以为八路军主力来攻城,于是调回部队,停止“扫荡”,使骑兵们平安地“转回根据地,寻到大队”。作品取材于真实的、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写得朴实、生动、自然,是作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
首楞严义疏注经
凡二十卷。北宋子璇集。又作首楞严经疏。系大佛顶首楞严经之注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总分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教义分齐,四所被机宜,五能诠体性,六所诠宗趣,七教迹前后,八传译时年,九通释名题,十别解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