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钥匙
《钥匙》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由教授和妻子郁子两人的日记组成,作者试图在暗潮汹涌的四角关系中刻画人性之不解与多变。《钥匙》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小说全篇由教授和郁子两人的日记组成。两部日记有鲜明而扭曲的共同特点——日记本是隐私的,但男女主人公记日记初始就希望对方能够读到,所以时不时流露出为对方而写的心态。他们既希望对方能够揣测自己的隐蔽欲望,又不希望对方猜到后给予明确的反应。谷崎润一郎将四人多角关系的暗潮汹涌、心计伪装描写得淋漓尽致,试图揭示人的欲望亦创造亦毁灭的双面性。
訄书
章炳麟著。“訄”(qiu 求)即逼迫之义。“訄书”即为匡时救国所迫而非说不可之言。作者自解其题意为“逑鞠迫言”。为戊戌变法前后所写论文的结集。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在苏州刊行初刻本,共五十篇,另补佚二篇。次年即着手修订,1903年春脱稿,删去主张改良主义的论文十三篇,增加宣传反清革命的论文二十四篇,共六十三篇,另以《客帝匡谬》、《分镇匡谬》二篇为“前录”,于1904年在日本出版重订本。与初刻本相比,重订本的立场由尊清变为反清,主题由宣传社会改良变为提倡民主革命,体系由康有为式的异端理论变为号召“光复旧物”的资产阶级革命理论。标志着作者由改良到革命的思想飞跃,清算了康有为改良主义的影响,为正在蓬勃兴起的革命民主派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辛亥前后,作者再事修改增删,于1915年春定稿后,更名《检论》出版,共九卷,六十三篇。《章太炎全集》第三册,收有初刻本、重订本和《检论》三种。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
《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道有黄素神方四十四诀」;《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太上黄素四十四方一卷」,皆指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无上秘要》、《云笈七签》等书亦多引此经。经文乃太上道君命诸神撰集,分作四十余条。内言道士诵习上清诸经,传经修道之法。所习道法有存神、唸咒、养生、吐纳、礼拜神灵、斋戒醮祭等等。据称修道者用此治身,必有神验。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
王明《黄庭经考》认为《黄庭外景经》成于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年)。述精气修炼,与《黄庭内景经》的指导思想相同,早期内丹术。
竹素园丛谈
清室逊位时,民国政府订立优待条件,清帝仍居大内,宫中用宣统年号,宫室、舆服、祭礼、婚丧一切礼仪仍用旧制,民国政府岁给优待费四百万元。嗣以财政困难,优待费不能照给,惟以借贷典押度日。至甲子年十月北京政变后,即由民党提议将清室划除,派兵入宫,迫清帝即日迁让。
南齐书
60卷。梁萧子显撰。《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封建割据政权的史书。原名《齐书》,宋以后为了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而改名。《南齐书》为纪传体的南齐史。有志无表,各志也不全,缺《食货》、《刑法》、《艺文》。南齐初年设史官,命檀超、江淹等编撰国史,梁代有沈约著的《齐纪》,吴均撰的《齐春秋》,萧子显在此基础上请求编修齐史,修成《南齐书》。有本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自序》一卷已佚。今存59卷。“本纪”8卷记七个帝王的事,高帝萧道成事迹较多,分为上下两卷。《高帝本纪》是孙子为祖父作史,在二十四史中不多见,所以粉饰之词难免。“志”11卷分为八目,大体与《宋书》相同,只是没有《律历志》,加了个《舆服志》。宋齐二书均无《食货志》。这是不足之处。“列传”40卷,作法与《宋书》也略同,只在名目上稍有改动,如《宋书》的《良吏》改为《良政》等。又立《文学传》,但所叙十人却不都是文学家。有《大明历》、造指南车、千里船、水礁磨等科技史料。因为萧子显是王子,生长于王宫,对当代史事耳闻目睹,因此书中有不少原始资料,如《竟陵王萧子良传》有收租、征赋役、兴水利、垦田等事,反映当时社会经济状况资料较可靠。《南齐书》叙述使用类叙法,即在一个人的传中,叙同类几个人物的事情,此法班固首创,但到萧子显就成熟了。有的“志”和“类传”的前面还有序,可考见作者的思想和历史观。通行的《南齐书》有宋蜀大字本、百衲本,中华书局1972年出版的点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