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论

作者:佚名
大宝积经论

梵名Maha^ -ratnaku^t!a-dharmaparya^ya-s/atasa^hasrika^-parivarta-ka^s/yapa-parivarta-t!ika^ 。凡四卷。安慧着(据西藏译本),北魏菩提流(留)支译。此论虽名为大宝积经论,然并非唐代菩提流志所编译之大宝积经全经一二○卷之释论,而仅是第四十三会普明菩萨会(即‘古宝积经’)之注疏。本论内容初揭出归敬偈二颂,其次论释‘宝积’之名义,盖宝积一经摄尽一切大乘法中,如来为诸菩萨所说各种邪行、正行等十六种相差别之说法,故称‘宝积’。其后就原经文,以问答体详释原经之文义。本论所论释之普明菩萨会另有三种异译本,于四种译本中,本论博采四本,而以大宝积经第四十三会之普明菩萨会为主。本论另有西藏译本,收于丹珠尔经疏部。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道教史

中国道教史

提傅勤家著。傅勤家生卒年不详。生平履历不详。 “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年上海书店影印。全书共二十章,依次为:绪言、外人对于道教史之分期、诸书所述道教之起源、道之名义与其演变、道教以前之信仰、道教之形成、道教之神、道教之方术、道教之修养、道教之规律、道佛二教之互相利用、道佛二教之相排、唐宋两朝之道教、道教之流传海外、道教经典之编纂与焚毁、道教之分派、明清时代之道教、现在之道藏与辑要、宫观及道徒、结论。

东园丛说

东园丛说

三卷,南宋李如箎撰。卷首有自序,作于绍兴壬子(1132),谓“仆顷年僻居语儿之东乡,既无进取之望,又不能营治资产,日与樵渔农圃者处,羹藜饭糗,安分循理,亦足以自乐。时时披阅文集,省记旧闻,随手笔之,遂成卷帙。其间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历数之说,无不有之。”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分《春秋说》、《易说》、《书说》、《三礼说》、《诗说》、《左传说》、《语孟说》、《天文历数说》、《杂说》等九个部分,共一百一十八条。其间有称宋高宗庙号者,且论天文历法之处似为后世之说,宋人可能没有达到那种水平。四库馆臣怀疑是后人因如箎书名捃摭旧文、益以所见,伪为此书。此书虽然真伪尚待进一步考证,但其内容考证典核,多有可取,足资研治古代经史及科技的学者参考。版本主要有《指海》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曹松诗集

曹松诗集

诗集。唐人曹松撰。二卷。松字梦征,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早年学贾岛。深入幽境。尝避乱洪都西山。后依李频无所获。光化四年(901)年七十余,与王希羽、刘象等五人登进士弟,时号五老榜。以校书郎卒。原为三卷。今传本为清人所辑。收诗一百三十九首。松生于唐末动乱之时,故其诗多写行旅生活或酬答送人,抒发忧国忧民及思乡心情,风格淡雅。如《岳阳晚泊》、《乱后入洪都西山》、《岭南道中》等。对唐末军镇割据亦有抨击,《已亥岁二首》诗云:“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渔。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笔锋犀利。有《唐诗百名家全集》本。

魏郑公谏续录

魏郑公谏续录

二卷。原书不具撰者姓名,《四库提要》考订其为元翟思忠所作。翟思忠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史称魏徵前后进谏二百余事,然王方庆《魏郑公谏录》仅得130条。本书摭拾众说,以补王录之不足。其中间有与史传异同,且有实非谏诤之事而记录者。《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辑出,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清芬堂丛书》(史部)本。此外,《畿辅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社会科学类)又有《魏郑公谏续录》一卷本。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

一卷,唐不空译,阅藏知津谓之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念诵法。先有偈颂,次说种种之印咒,终说如意轮之根本与心及随心之三印咒。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佛典注疏。唐新罗僧元晓撰。一卷。是三国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的注释书。开四门:(1)“初述教之大意”;(2)“次简经文之宗致”;(3)“举人分别”;(4)“就文解释”(缺文)。第三门又分为二:“初约三聚众生分别”、“后就四疑众生分别”。此书不见于国内诸藏,今仅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