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旸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
本书收辑了黑格尔早期的五篇神学著作:《民众宗教和基督教》《耶稣传》《基督教的权威性》《基督教的精神及其命运》以及《1800年体系残篇》,是了解和研究黑格尔早期神学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在本书中,黑格尔以不同于在历史学家、宗教学家中流行的对史实作琐碎考证、对教会史作宏大叙事的方式,试图在历史中探究宗教精神—它又是精神发展的某一阶段—的发展,反映出黑格尔从康德出发走向自己哲学的思想脉络。
新世说
近代文言笔记集。8卷1058则。易宗夔著。1918年北京易宅铅印本。卷首有作者《自序》及本书《例言》。卷末有蔡元培《跋》。1982年上海书店据1918年本加以影印。作者《自序》称自幼喜读刘义庆《世说新语》,长而“广交海内贤豪,习闻掌故”。有感于清代轶事作品中“斟酌群言足谐雅俗之作”不多,而且辛亥革命前后的事迹“亦鲜完书”,所以仿《世说新语》的体例,从100多种书籍中收集资料,剪裁繁芜,加以修饰,分为36门,分别记述清初至民国初年一些人物的事迹。所写人物,“品必取其最高,语必取其最隽,行必取其最奇,重事实而屏虚谈,有臧贬而无恩怨”(《自序》)。“持论务趋平允”,对革命者的诋毁之词,“一为廓清之”;对歌功颂德、怪诞离奇、幽冥果报之说,概不采录。并以夹注形式附加人物小传,“注载姓名里居官爵事略”(《例言》)。蔡元培在《跋》中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多与正史相发明”。这是一部较有价值的轶事小说集。
南唐近事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初郑文宝著。二卷。有《续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笈》本、 《四库全书》本、《唐宋丛书》本等。另明刊本及《荥阳杂俎》本则作三卷。本书前有作者太平兴国二年(977),即南唐亡后二年所作自序,谓南唐亡后, “史籍荡尽,惜乎前事十不存一”,遂以“耳目所及,志于缣缃,聊资抵掌之谈。” 《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他“有志于国史,搜采旧闻,排纂叙次,以朝廷大政入《江表志》,……其余丛谈琐事,别为辑缀,先成此编。 ”所言大致近是。本书所录虽以丛谈琐事为主,但可资研究的政治、文学诸方面的史料亦极为丰富。如记李昪代吴创南唐期间的活动有多则,多为史书所忽略。记南唐重臣宋齐丘、韩熙载、冯延鲁、刘仁赡、朱匡业、李建勋等事迹,也多可参考。有关南唐诗人的活动,记载较详,如录沈彬、陈曙、黄可、高越、孙晟等人事迹,均较为具体。记韩偓卒后遗物,为作者亲得于韩偓之妾及其子,尤为珍贵。此外,本书也收录了一些神怪、戏谑之谈。如记李昪昼梦黄龙绕殿、江都县大厅有鬼物、沈道者仙事、潘扆异术、相者预言宋齐丘命运等。 “庐山九天使者庙”一则, 写一道士“体貌魁伟,饮啗酒肉,有兼人之量”,但却自称能骑鹤升天。所驯养的双鹤却连山童也“莫胜其载,毛伤背折,血洒庭除”, 一命呜呼,升天之事自然也落空了。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记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的五次往复辩难。《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记述了甲午战败后条约的辩难。
剑关子益禅师语录
剑关子益禅师语录,一卷,宋子益说,善珙、德修等编,林希逸序。南岳下第二十世,嗣无准范。收录其住兴化等三寺的语录以及小参、拈古、颂古、法语、偈赞、小佛事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七套。
大乘广五蕴论
在大正藏中,《大乘五蕴论》有两种,一种是世亲论师造的《大乘五蕴论》,另一种是安慧菩萨造的《大乘广五蕴论》。广五蕴论是世亲大乘五蕴论的注释本,大唐中天竺沙门地婆诃罗译。《大乘五蕴论》在大正藏中占两页的位置,全文三千余字。而广五蕴论全文七千字。广论和五蕴论两者内容大同小异,而广论较五蕴论详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