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作者:佚名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又称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五戒威仪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与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经、玄奘译之菩萨戒本为同本异译。内容记述菩萨戒之戒相、持戒功德、忏悔法、自誓受法,及优婆塞所应具备?之威仪等。如明示依优婆塞五戒生活者,须远离身四恶、口五恶、五邪命、五事严饰与五事放逸等。所说摄于大乘律。

猜你喜欢的书

前夜

前夜

俄国长篇小说。伊·屠格涅夫著。创作于1859年,刊登在1860年《俄罗斯导报》第1、2期上。本书由35章组成,中译本15.8万字,根据在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运动高涨的前夜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写成。出身名门贵族的姑娘叶琳娜性格坚强,竭望英勇的行为。不少年轻人对她表示好感。其中有高唱艺术至上的雕刻家,有死啃书本的历史学家,也有步步高升的青年官吏。她在这些俄国青年中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人物。后来她跟保加利亚爱国者平民知识分子英沙罗夫相爱,并决心离开父母和祖国,同丈夫一起去为保加利亚的民族自由和解放事业而奋斗。英沙罗夫不幸途中病逝,但叶琳娜没有退缩。她毅然只身奔赴保加利亚,去继续丈夫未完成的事业。小说通过英沙罗夫和叶琳娜的形象,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对新人、新生活的迫切追求,塑造出了振奋人心的新人形象。小说问世后,受到青年学生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杜勃罗留勃夫写了“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一文,对《前夜》作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屠格涅夫不同意批评家就《前夜》联系俄国实际所作的革命分析和预测。

文化学概观

文化学概观

本书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陈序经文化研究和文化学思想的系统总结,呈现了陈序经在文化学研究上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与应用体系。自陈先生1928年在一次学术讨论会首次使用“文化学”这个名词,到提出建立一门文化学学科,在西南联大首开“文化学”课程,再到陆续发表相关著作,不断修改完善,直至1946年整套“文化论丛”基本完稿,陈序经的文化学研究历程体现了一代学人立足中国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懈求索的精神。“文化论丛”是中国学者自己建立的第一套完整系统的文化学理论体系,对中国文化学研究具有开创性贡献。其中的部分内容发表后,在中外文化学研究界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处于国际学术的前沿,代表了时代的最高水平。

还乡杂记

还乡杂记

太阳快要挤到晚霞中去了,只剩下半个淡红色的面孔,吐射出一线软弱的光芒,把我和我坐的一只小船轻轻的笼罩着。风微细得很,将淡绿色的湖水吹起一层皱纹似的波浪。四面毫无声息。船是走得太迟缓了,迟缓得几乎使人疑心它没有走。象停泊着在这四望无涯的湖心一样。
“不好摇快一点吗?船老板。”

优语录

优语录

曲论著作。近人王国维编。成书于宣统元年(1909)。是作者系统研究曲学成果之一种。从历代史书、笔记、诗话杂著中稽钩辑录唐宋俳优、演员的滑稽语话共五十条,据以考证“戏剧之源与其变迁之迹”,并藉以“存唐宋之戏曲”。有《王国维遗书》本等多种。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一卷,唐善无畏译。七俱胝佛母尊之仪轨也。

善法方便陀罗尼经

善法方便陀罗尼经

附东晋录
  与《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同,而助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