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假疯子凶杀案
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松本清张 。全书共收十一篇精心佳构。他的作品以其一贯的锐利观照,描绘刻画人的欲念,爱与恨的挣扎,人性的险恶,以及世俗男女一步一步陷入万劫不复的历程。扬弃一般刻意安排谜局的窠臼,展现崭新的意趣。彷佛书中的人物就是我们熟悉的朋友,极其真实性。
滏水集
金代诗文别集。20卷。赵秉文著。本集全名为《闲闲老人滏水集》。赵秉文是滏阳(今属河北)人,故其诗文集名《滏水集》。《滏水集》原本30卷,以不乖儒理者为内集20卷,以主张释老者别为外集10卷。今外集已佚,唯内集存。其中卷1存文9篇,其中《黄河九昭》又分为9篇,卷2存古赋13篇、律赋1篇,卷3存古诗75首,卷4存古诗65首,卷5存古诗77首,卷6存律诗109首、绝句21首,卷7存律诗104首,卷8存绝句90首,卷9存绝句93首,卷10存杂体文32篇,卷11存碑文9篇,卷12存碑文5篇,卷13存记13篇,卷14存论10篇,卷15存引8篇,卷16存颂4篇,卷17存箴10篇、赞3篇,卷18存祭文9篇,卷19存书启4篇,卷20存题跋24篇。杨云翼评赵秉文此集:“盖其学一归诸孔孟,而异端不集焉,故能至到如此。所谓儒之正理之主尽在是矣。”(《滏水集》原序)《四库全书总目》针对《滏水集》说:“《归潜志》曰:‘赵闲闲教后进为文章,不可拘一体,有时奇古,有时平淡,何拘?李(屏山)尝与余论赵文曰,才甚高,气象甚雄,然不免有失支堕节处,盖学东坡而不成者。又,赵诗多犯古人语,一节或有数句,此亦文章病。’又曰:‘赵于诗最细,于文颇疏,止论气象。’今观是集,祁之论可谓公矣。”《滏水集》在明清时期主要以抄本传世,其中较重要的本子有:明周浩若抄本、汲古阁精抄本(《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清经鉏堂抄本、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何煌家抄本等。并收入《九金人集》之中。
百花历
百花历,也有称花月令,即将一年四季中,一些主要花卉的开花、生长状况,以诗歌或者经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读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利于花事农事。历史上的花月令,有几种,最早的始于夏代,但多数与今天已不甚合辙。
清代学术概论
清末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总结清代学术源流的著作。全书不列章节,分为33部分。主要记述清代前半期之 “考证学” 与后半后期 “今文学” 。前半期又分为启蒙期与全盛期; 后半期又分为蜕分期与衰落期。认为启蒙期运动之代表人物为顾炎武、胡渭、阎若璩。他们力矫王守仁学派空虚之弊,教学者摆脱宋明理学之羁绊,直接反求之于古经。有1921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作者以进化发展的观点,以思潮与人物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概述了从明末到20世纪初200多年间学术思想的发展。书中把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明末清初为启蒙期,代表人物有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颜元、阎若璩、胡渭等,学术特色在于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无用,倡导贵创、博证、致用的新学风。
见闻纪训
一卷。明陈良谟(1482-1572)撰。陈良谟,字中夫(一作忠夫),号栋塘,安吉人。官至贵州布政司参政。陈良谟性恬淡寡欲,诗文温醇典雅。着有《天目山房集》等。《见闻纪训》是一部杂记见闻的笔记小说。这部书记载的故事多挖掘因果报应,虽然大旨上是出于对人劝戒的用意,但还是语怪者太多。明万历己卯许琳刻本三卷附《碧里杂存》一卷,又《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等。
尧山堂外纪
明代笔记。100卷。蒋一葵撰。蒋一葵字仲舒,常州(江苏武进)人,“尧山堂”是他书斋的名字。本书杂采各书中所记载的轶闻琐事,一般来说,尽量辑入不太常见到的内容,其事涉及至明为止的各代,均以人名来标作细目。本书论曲家部分,历来受到重视,近人任讷还将这部分内容辑为《尧山堂曲纪》,作为《新曲苑》的第九种。仅以论曲家部分而言,其中关于元代以贯云石(酸斋)与徐再思(甜斋)并称的记载,不见于他书,而且对于论列元曲流派也颇有启示性;但也有称张可久名为张伯远这类有张冠李戴之嫌的提法,很令人生疑。正因为它的内容庞杂,《四库全书》编者对它评价不高,认为“雅俗并陈,真伪并列,殊乏简汰之功。至以明诸帝分编入各卷之中,尤非体例矣”(《四库全书总目》),仅将其列名于“子部杂家类存目”。本书传本较少,有明代原刻本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