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楞伽经

作者:佚名
入楞伽经

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复有旧译四卷,题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新译有七卷,楞伽为师子国之山名,佛入彼山所说之经故名入楞伽经。

猜你喜欢的书

火花

火花

《火花》通过一个年轻人的视角,展示了一个心地单纯、性情豪爽的银行家德莱恩跟社会习俗格格不入的一些表现,使故事悬念丛生,直到最后才揭示了这种表现的根源。伊迪丝•华顿对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敬重在这篇小说中充分反映出来。

石城山志

石城山志

《石城山志》书成于1917年左右。石城山又名石头山,即今南京城西之清凉山。石城山自古与钟山齐名,“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石城山西接明城墙,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书以石城山为中心,分山北路、山南路、山东路三个部分,山北路至北城狮子山段城墙而至,山南路至新街口而至,山东路至干河沿而至,西面以明城墙为界。诒绂仿照《水经注》的体例,详细叙述了这一区域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与其父作霖先生的《凤麓小志》、《东城志略》、《运渎桥道小志》以及自己的《钟南淮北区域志》共同构成了南京地域文化的系列图书,演绎了南京文坛父子共同著述成一家之言的佳话。

骳稿

骳稿

诗别集。宋利登著。一卷。收诗七十余首。有旧抄本,收入《南宋群贤小集》第六册。又有《汲古阁景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江湖群贤小集》、《宋人集丙编》诸本。

春日莲华

春日莲华

对每一位在茫茫修行路上摸索的末法众生而言,「生不逢时」的最大悲哀,莫过于善知识难遇。众生渴盼善知识的教诲,犹如初萌根苗渴盼和煦春日照拂一般的殷切。何其幸运,我们竟能在这个黑暗的时代寻访到我们的大善知识﹣﹣宣化上人。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梵名Pravara -deva-ra^ja-paripr!ccha^ 。凡七卷。陈代月婆首那译于天嘉六年(565)。又称胜天王经、胜天王问般若经、胜天王般若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系佛应钵婆罗天王之问,对大众说甚深般若及其修习之法。全经共分十六品。与玄奘所译之大般若经卷五六六至五七三等之第六会为同本异译。[历代三宝纪卷九、大唐内典录卷五、开元释教录卷七]

般泥洹经

般泥洹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於王舍鹞山。从大众比丘。比丘千二百五十。时摩竭王阿阇世。与越祇不相得。众臣议言:越祇自恃国富民众。地沃野丰多出珍宝。不首伏我。当往攻伐。国贤大臣名曰雨舍。梵志种也。王命使行。稽首佛足。敬问消息。兴居轻强气力游步。德化日昇。言阿阇世。与越祇有憾。众臣之议。欲往攻伐。愿闻众祐。有以教之。大臣受命。即严车五百乘。骑二千步人二千。行诣鹞山。到小道口。下车步进。见佛欢喜。貌色恭辞。气重揖让毕长跪言:摩竭王阿阇世。稽首佛足。敬问消息。兴居轻强气力游步。德化日昇。佛言甚善。王与国人及汝皆安不。雨舍白言:王与越祇有憾。众臣之议。以彼自恃国富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