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正行经

作者:佚名
阿含正行经

佛说阿含正行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五根为贼,五根相欺,及说十二因缘,诫持五戒,修四念处,得度五道。

猜你喜欢的书

东方快车谋杀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

英国女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于1934年写的一部侦探推理小说。小说写比利时侦探波洛在乘坐从伊斯坦布尔到法国加莱横跨欧洲的东方快车时,遇到 一起谋杀案。他经过细致的调查和出色的分析推理,弄清了案情。原来5年前在美国发生了一起为勒索赎金绑架并杀害幼女的案件,围绕这个案件一共死了5条人命,而主谋就是在火车上被杀死的化名雷切特的卡塞谛。波洛在调查中发现同一卧铺车厢中的乘客都与被害的小孩 一家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并且卡塞谛身上有12处刀伤,车厢中恰好也是12个人。尽管他们设置了一个虚构的凶手,但这没有能骗过波洛。他用细致准确的推理合情合理地把案件的发生过程在餐车中展现在大家面前,但出于对他们复仇行动的理解,他没把此结论报告警方。小说情节安排巧妙,疑阵布置别具匠心,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波洛这个人物富有侦察的智慧,他冷静的逻辑分析令人佩服。

芝峰类说

芝峰类说

杂著,朝鲜李睟光撰。它是一本介绍新世界和新知识的奇事逸文集,被称作是朝鲜最早的文化百科词典。内容是从古书和古闻当中选取的,文献、天文、地理、草木、昆虫都囊括其中。 李睟光成长于朝鲜王朝最混乱的时期,内有党争,外有壬辰倭乱和北方女真族的骚扰,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李睟光一生都在为国家的中兴而奋斗,摸索着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他强调实践、实用的学问,在生活中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学问,并把它系统地整理下来。他一边搜集先贤们的事迹,一边思索如何把它们应用于当下社会。《芝峰类说》就是他不断探索创新的产物,法古创新的思想贯穿全书。 李睟光是“实学”的先驱者,他强调性理学中实践、实用的要素,批判空谈理论的学风,广泛接受除性理学之外的其他有助于富国强民的学问,他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在《芝峰类说》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芝峰类说》的内容构成如下:卷1天文部、时令部、灾异部;卷2地理部、诸国部;卷3君道部、兵政部;卷4官职部;卷5儒道部、经书部;卷6经书部2;卷7经书部3、文字部;卷8文章部1;卷9文章部2;卷10文章部3;卷11文章部4;卷12文章部5;卷13文章部6;卷14文章部7;卷15人物部、性行部、身形部;卷16语言部;卷17人事部、杂事部;卷18技艺部、外道部;卷19宫室部、服用部、植物部;卷20卉木部、禽虫部。

内经辨言

内经辨言

医经类著作。公元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成书。清俞樾(1821—1907)撰。一卷。《内经辨言》为校勘《内经》之专书。俞氏共摘取48条《内经》中有疑问的经文,运用文字考证、训诂学,音韵学等方法来校正其中的纰漏。《内经》多年传抄,其中遗误、错、讹、脱、衍随处可见。许多地方有以讹传讹的倾向。俞氏摘取疑点,精心考证,其引证资料多取自宋本《内经》、晋代皇甫谧的《甲乙经》、齐梁时代全元起的《素问训解》和唐代王冰注的《素问》等。运用这些权威性的古本典籍,判断经文正误、注家得失、文字讹误、语句脱衍等疑点难点,并且旁引经、史、子、集等诸子百家之说,作为勘误的论点,比较翔实精当。经俞氏勘正后,使部分经文义理昭然。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之“高粱之变,足生大丁”。俞氏按:“‘足’疑‘是’字之误。”俞氏认为,所有这些都是字形相近产生的讹误,勘正后,言通理顺。又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根据后文“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前文的两个“其所生”,其义则不同,前一个“其所生”是指子脏而言,而后一个“其所生”则指母脏。同一语言环境中的同一词,而含义不同,似不合文法规律。俞氏按:“两言‘其所生’,则无别矣,疑下句衍‘其’字也。‘其所生’者,其子也。所生者,其母也。”俞氏的勘正,甚为高明。俞氏不愧经学大家,其《内经辨言》一书,揭开了不少千古疑团,为深入研究《内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太上洞神洞渊神咒治病口章

太上洞神洞渊神咒治病口章

太上洞神洞渊神呪治病口章,撰人不详。盖为唐代洞渊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道士上口章召神役鬼,为人治病之仪法。内称人之有病灾,皆因凶神恶鬼灾星作祟, 神将吏兵星神治之。召神之法有发炉,出吏兵、纳宵、复炉等仪式,其中「出吏兵」一节,详述上奏口章(用不章表)召请神将吏兵星宿之仪法。按上口章之法东晋南朝时已有。《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十称:「大法师治病,但口章,不必纸,默治之,又转经行道,尤不瘥也。若病人大重者,亦可并上口章,仰谢往愆,解释罗网,拔罪替伐矣」。

玉镜新谭

玉镜新谭

朱长祚撰。书中记述了阉党专擅作恶的经过,汇辑有关诏令及《诛逆爰书》,因之此书又名《逆珰事略》。全书10卷,析为32类。每类均先叙其事,后节抄或迻移有关诏令奏疏。“录用章奏,字字俱从邸报、邮传,不敢窜易一字以欺人”。书中卷8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客、魏一案的勘审过程,从《会勘》、《籍没》、《遣戍》、《投缳》等章节中可见。卷8、卷10保存了《诛逆爱书》及其他有关文件,均系他书所不载或语焉不详。如卷3《称颂》中记阉党对魏竖极尽吹捧奉承之能事,《九千岁》云:“询知恶党之私呼魏忠贤也,除崔呈秀直呼为亲父外,其余皆以‘九千岁’呼之者,其语何语耶?”卷6有《缇骑》条,记锦衣厂卫的暴虐横行:“逆珰魏忠贤,势成嵎虎,其难下矣。辅党益众,潜谋愈大,毕欲诛锄忤己者。创自门户陷人,始以削夺去,既而风影诏狱,于是矫旨,缇骑四出矣。”由于此书中记有明末辽东锦宁之战,文中有“奴酋”、“酋首”、“夷”等字眼,语涉清廷忌讳,此书被列为禁书。其体例正如《凡例》所言: “是编虽曰逆珰事略,然忠臣义士,直言谠论,无不毕具”。 “惟一人一事而汇为三十二类,每类先叙事,后引疏中语,足为奸人针砭,可堪救时良剂者采焉。”其取材与宗旨大致与《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中兴圣烈传》相同。

满洲实录

满洲实录

清初官修编年体史书。8卷,插图80余幅。用满、蒙、汉3种文字书写。一说成书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内容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大致相同,流传的汉文本与《皇清开国方略》基本一致,说明乾隆年间改写过。乾隆四十六年(1781)抄写两部,分藏于北京故宫和沈阳崇谟阁。四十八年又抄一部,藏于热河行宫。今流传的《清实录》本,是沈阳崇谟阁的影印本;1930年辽海通志馆出版的是崇谟阁本的汉文及图的影印,1934年《辽海丛书》附集又据其铅排出版;《国学文库》本据热河行宫本铅印。(日)今西春秋将此书译成日文,题名《满和对译满洲实录》,附有汉文。该书卷1叙长白山是满洲发源的重地,载有布库哩雍顺的传说,努尔哈赤前的世系,及努尔哈赤起兵的早期活动。卷2至卷4,记述努尔哈赤从明万历十三年(1585)至四十四年(1616)统一满洲诸部、创制满文、建立八旗制度及创建后金政权等事迹。卷5至卷8,叙述努尔哈赤从后金天命元年(1616)至天命十一年为巩固后金政权所作的斗争,如天命三年(1618)以“七大恨”誓师伐明,四年萨尔浒之战,六年在辽东实行“计丁授田”制度,十年定都沈阳,十一年攻明宁远城受伤,后因病死于叆鸡堡等。是研究满族开国的重要史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