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龙光达夫禅师鸡肋集

作者:佚名
鄂州龙光达夫禅师鸡肋集

鄂州龙光达夫禅师鸡肋集,一卷。嘉兴藏。

猜你喜欢的书

祭妹文

祭妹文

袁枚撰。这是一篇享誉甚高的祭文,历代评论家常以之与韩愈《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相提并论。作者三妹素文与其夫系指腹为婚,十几岁时夫家父母因儿子不肖曾建议解约,然素文坚持从一而终的礼教,成婚后丈夫果然嫖赌成性,常毒打勒索嫁妆嫖妓,委屈忍受,直至要将她卖掉抵赌债,方逃回娘家告官判离,已受尽折磨。作者在文中痛言此为读书识礼之过,“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如是”,对封建礼教表示了怀疑,也道出了悲剧的真正原因。文中一字一哭地回忆了兄妹从幼至长相亲相爱的历历旧事,声泪俱下地向九泉苦魂诉说着为兄未及诀别的深深遗憾,从儿时同玩蟋蟀岁寒虫僵共埋之到兄为妹料理殓葬,从葬妹祭妹哭妹想到自己“在人间尚复几日”,作者在琐琐碎碎的细节常情的倾诉中,把怀念亲人的感情逐渐推向高潮,使文章笼罩在深沉的感伤气氛里,令人读之下泪。

证治心传

证治心传

医论。明袁班辑。一卷。班字体庵,秦邮(今江苏高邮)人。博览医书,精通脉诊,人称江北名医。辑录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结合个人心得体会而撰,成书于崇祯十六年(1643)。共载医论十六篇。首论证治总纲,指出临证不可因循守旧和固执己见,强调辨证施治,指出温补之弊。次论治病须明阴阳虚实,必审四时用药,辨证订方必先审四诊,用药宜精审等,论述了临证辨证施治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次叙胃为生化之源、中风肿胀辨、虚劳说、温热温疫辨、幼科治验记等,阐述了部分常见病证的辨治。对临床诊断、辨证、遣方、用药等基本问题,颇有见解和发挥。如以乌梅丸治肝火燔灼,非学验俱富,不能臻此。可供临证参阅。原为抄本,经赵观澜评点,收入《三三医书》刊行。有一九二四年杭州三三医社铅印《三三医书》本,一九三○年上海国医书局铅印本。

混俗颐生录

混俗颐生录

混俗颐生录,北宋茅山处士刘词撰。《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卷首有作者序文,自称昔年酒食过度,痼疾缠身,后栖心修道,肆志林泉,渐致痊复,遂总结摄生经验,撰成此书。其书分十章,包括〈饮食消息〉、〈饮酒消息〉、〈春时消息〉、〈夏时消息〉、〈秋时消息〉、〈冬时消息〉、〈患痨消息〉、〈患风消息〉、〈户内消息〉、〈禁忌消息〉。各章分别论述饮食之调理宜忌,四时之补养将息,风痨疾患之治疗护理,房事生活之节制禁忌。大旨以克制情欲,顺情适性为宗,恬淡自然,保养和气,以祛疾延年。

慈禧前传

慈禧前传

历史小说,高阳著。晚清历史全景式画卷、系列史诗巨著《慈禧全传》之一。一个女人的政治生涯,始于其作为皇帝的丈夫的死。寂寞宫闱里,已经失宠的女人,内心的苦楚是永远不能被他人所理解的。清咸丰十一年,清文宗死于热河行宫。幼帝即位,其生母兰儿被称为“圣母皇太后”。面对着权利的诱惑,丧夫之痛的失落感,兰儿心里滋生出的是世人不可想象的人生路途,她将自己逼上了一条从政之路。一个女人的王朝从此建立起来了……

壁画

壁画

短篇小说。滕固著。发表于1922年11月《创造季刊》1卷3期。主人公崔太始在东京学画五年,颇有些艺术天才,因不满父母的包办婚姻以及由此产生的家庭给他带来莫大的痛苦,一直单恋着业师的大女儿和日本模特儿少女,但一片恋情终于成为泡影。从此,他性情孤僻,放浪形骸,最后在亲戚的一次宴会上因饮酒过渡而呕血。归寓后,他用自己的鲜血在壁上涂了一幅画,画面上的一个女子站在一个僵卧的男子腹上狂舞,以发泄自己失恋的悲哀。作品受唯美主义艺术的影响,通过青年人的性的苦闷曲折地反映一代青年的迷惘。文笔奇峭,感情浓烈,是创造社为艺术倾向的一篇代表作。

唐史通俗演义

唐史通俗演义

《唐史演义》共有一百回李氏先祖对北方各国的特别贡献,在隋朝末年纷乱局面中得以保存实力,一举赢得天下。太宗李世民对大唐帝国的建立更是众所皆知,在弱势的反对下顺利取得帝位,并开创了贞观之治。其后更有史无前例的女皇帝武则天,延续了帝国的盛世。唐玄宗的开元天宝之治紧接其后,帝国在中土大地上傲视世界各个角落。安史之乱后,唐帝国开始步入衰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成为唐朝政治的毒瘤。宦官掌握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命运。在中心人物纷纷不经意跳脱历史同时,为求结束战局,反对势力便就地合法化,加上不很听话的藩镇军阀,帝国恰也很识时务,得过且过。在长时间的冷静沉思中,失控的帝国也曾有过振作的遐想,却终究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