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经直谈

作者:真可
般若心经直谈

般若心经直谈,一卷,明真可撰。

猜你喜欢的书

巽斋文集

巽斋文集

文别集。南宋欧阳守道撰。二十七卷。守道初名巽,字公叔,一字迂文,人称巽斋先生,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少孤力学,以德行为乡郡儒宗。淳祐进士, 授雩都主簿。以丁忧归,后累迁著作佐郎,兼崇政殿说书。此集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约十五万余字。收文凡二百五十九篇。其文多阐释儒学,尤深究前代治化兴废存亡之因。 论辩何为慎独、中庸、忠恕等,持论咸有根柢。有《四库全书》本。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集体编写。游国恩、王起等5人主编。因5人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山东大学的教授,故该书又被称为“五教授本中国文学史”。全书4册,86.4万字,1963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出版,1964年3月出齐。此后多次印刷,印数近百万。本书以年代为线索,共分9编,分别为:上古至战国的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初至清中叶的文学、近代文学——晚清至“五四”的文学。在内容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试图以阶级论的观点评价中国古代文学。2.注重对文学流派的介绍,注意将作家放到社会及整个文学史发展的背景中考察。3.各种文体兼论,创作与批评兼论。4.在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论述中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并重,简约精练,常常一语中的,道出其特色。本书自出版以来,一直作为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中文系的教材使用,对当代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影响很大。其后所编的中国文学史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对本书多所借鉴。

太上保真养生论

太上保真养生论

太上保真养生论,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宋史•艺文志》着录此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神部方法类。此书论述养生延年之道。谓人乃天地至灵,所贵「莫重乎性命」,长生之道可学而得之。又称柔弱畏威则神强而长生。鼓怒骋志则气强而短寿。又述养生之要数十条。大抵以清心寡欲为主,其次则饮食起居皆须有所节制禁忌,常行吐纳导引,咽气补泻,服药治损等等。书中所述,大多抄袭《彭祖摄生养性论》、《抱朴子养生论》等书。

上海游骖录

上海游骖录

章回小说。近代吴沃尧著。十回。叙江西秀才辜望延,因不满当地官兵镇压乡民,被诬为革命党逮捕。家人辜忠设计将其救出,逃往上海,借住堂兄家。辜读《革命军》等书后,向往加入革命党,但经人介绍所识革命党人,言语谈吐,均不似有志之士。新交李若愚告知革命党人均不可靠,只需五十元,就能高呼皇帝万岁。并为之设计宴请几位党人,使之显露原形。席间,真如李所言,党人丑态百出,甚至扬言,只要有钱,专制也使得,辜大失所望。是时捕讯紧急,辜望延逃往日本。作者认为清政权无药可救,对革命党人也十分失望,将中国社会问题的症结归于道德沦亡,呼吁“今日之社会诚岌岌可危,固非急图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不足以维持之,非徒言输入文明即可以改良革新者也”。初载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月月小说》,次年上海群学社出版单行本。

唐祝文周四杰传

唐祝文周四杰传

长篇历史小说。程瞻庐著。大众书局1932年初版。作品共100回,以唐伯虎卖身相国府、追求丫环秋香的故事为主,同时描写了周文宾和王秀英,文徵明和杜月芳、李寿姑的几桩姻缘以及祝枝山的巧谋妙算;情节生动曲折,充满趣味,基本取自苏州评弹《三笑》和有关民间故事。行文流畅自然,诙谐风趣,有才子格调。

唐诗选

唐诗选

唐诗选注本。今人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初版,后曾重印。茂元祖父为桐城派古文家马其昶,有《韩昌黎文集校注》。茂元承家学,精熟唐诗文,曾有论文多篇,结为《晚照楼论文集》。此书虽为选本,实凝聚数十年读诗心得,贯穿以对唐诗史的系统认识,具有相当学术性。全书选唐诗人一百十五家,诗五百馀首,大抵承初盛中晚四唐说,推重盛唐诗,强调气格、音调、韵致、神采,但能兼顾初唐、元和、晚唐诸派乃至二三流作者,故选目颇具特色。作者小传与注释常有发明与新见,尤为精粹。以其出版较早,曾一度风靡。重印本对选目、传、注均有所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