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尼戒经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分第一、二、三卷,全书约100万字,是蒙田随笔的全译本。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以博学著称,在全集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作者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他的随笔全集是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其散文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不仅在法国散文史上开创了随笔式作品之先河,而且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许地山文集
现代短篇小说集。落华生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1月初版。收入小说:《命命鸟》、《商人妇》、《换巢鸾凤》、《玉官》、《黄昏后》、《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海世间》、《海角的孤星》、《醍醐天女》、《枯杨生花》、《慕》等。这些小说对现实作了大胆、真实的反映,同时带有佛学色彩。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命命鸟》、《商人妇》、《黄昏后》、《缀网劳蛛》等篇。《命命鸟》写一对青年爱侣加陵、敏明在封建门第、迷信观念迫害下双双投水殉情,表达了“五四”时期青年对恋爱自由的热忱追求,但主人公在梦境中对尘世儿女之情的看破,相偕投水时从容欢欣的态度,明显地带有佛学的解脱人生束缚方入涅槃境界的教理。《商人妇》写了一个被丈夫骗卖到异邦的妇女惜官的不幸遭遇,表达了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和同情,而女主人公达观的人生态度仍带有佛教色彩。《缀网劳蛛》通过女主人公尚洁坚韧地承受种种厄运,达观地消释世界烦恼的半生经历,表达了“我象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所有的网都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缺,只能听其自然罢了”的人生哲学。《黄昏后》写男主人公关怀对死于丧权辱国之秋的妻子的真挚怀念,表达了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这些小说将传奇性的故事同现实性的背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反映了“五四”时期社会的动荡。作家所塑造的人物主观理想色彩浓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作品具有清新超逸的南国风味和异域色彩,文笔澄澈潇洒,语言晓畅明快。
古文关键
文论著作。2卷。南宋吕祖谦编著。南宋前期,散文创作日趋繁荣,与之相应,以指点散文写作技巧为宗旨的各类文选、文论著作亦纷纷问世。祖谦为当时的著名学者和散文作家,于散文创作和鉴赏有独特而精深的见解,遂编此书,选录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张耒八家散文共62篇,一一标举其命意布局,评论其长短得失,以实例示学古文者以门径,故名“关键”。卷首有《总论》1篇,下分《看文字法》、《看韩文法》、《看柳文法》、《看欧文法》、《看苏文法》、《看诸家文法》、《论作文法》、《论文字病》等8节,概述了阅读和写作散文的基本法则,所论颇多新颖精当之处。如提出:“学文须熟看韩、柳、欧、苏,先见文字体式,然后遍考古人用意下句处。”阅读中,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第四看警策句法。关于写作,其云:“为文之妙在叙事状情,辞源浩渺不失之冗,意思新转处多则不缓”;关键在于“笔健而不粗,意深而不晦,句新而不怪,语新而不狂。常中有变,正中有奇。题常则意新,意常则语新。结前生后,曲折斡旋,转换有力,反复操纵”。对入选之文,祖谦亦逐篇进行具体的讲评,并加以批语,使读者既得其要领,又对行文的段落间架和开合变化有所领悟。故此书刊行后,风行一时,深得推崇。后世传本有明嘉靖刊本、清康熙徐氏刊本以及《四库全书》本、《金华丛书》本等。
两晋演义
章回小说。近代吴沃尧著。二十三回。书叙晋武帝统一三国后,自以为海内一统,天下太平,乃恣意淫佚,取吴宫美女,以充后宫。武帝死,惠帝继位,皇后贾氏弄权。贾氏与辅政杨骏争权,杀杨骏,逼死太后,重用小人,淫乱宫廷。引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后又使楚王玮杀亮,旋又杀玮。赵王伦起兵杀贾后,谋废惠帝自立,齐王冏等又杀伦,并互相火并,史称八王之乱。光熙元年(306)东海王越毒杀惠帝,立司马炽为帝,是为怀帝。晋由是元气大伤,内乱外患不止。本书原拟写百回,完整演述两晋史事,后仅完成二十三回,至怀帝立为止。小说大部分敷衍正史,通俗可读,却不免平铺直叙。初连载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三十三年的《月月小说》。宣统二年(1910)上海群学社出单行本。近有1988年花城出版社排印本,收入《我佛山人作品选本》。
台湾杂咏合刻
本书合刊刘家谋着「海音诗」与王凯泰、马清枢、何澂着「台湾杂咏合刻」两种。「海音诗」七绝一百首,皆吟咏台湾事迹。作者刘家谋,字仲为,一字芑川;福建侯官人。举乡荐,以大挑得教谕。初任宁德,继调台湾;时当清道、咸之际,在任凡四年。咸丰三年海寇黄位倡乱,台地不靖;家谋力疾守陴,病署卒。「海音诗」成于二年间,每首均有自注。首章注云:『壬子(咸丰二年)夏秋之间,卧病连月,不出户庭;海吼时来,助以台飓,郁勃号怒,台似有不得已者。伏枕狂吟,寻声响答韵之;曰「海音」』。「台湾杂咏合刻」计有王凯泰「台湾杂咏」三十二首及「续咏」十二首,统为七绝;马清枢「台阳杂兴」三十首、何澂「台阳杂咏」二十四首,皆七言律诗。作者王凯泰,字幼轩,号补帆;江苏宝应人。同治九年,以广东布政使升福建巡抚。十三年日兵侵台事件结束,议移闽抚驻台,凯泰首请赴台履勘(奏折见第二二七种「台案汇录壬集」);光绪元年五月,抵台。当时正办「开山抚番」工作,因撰有「训番俚言」一篇(见第五一种「台湾生熟番纪事」附录)。
禹贡长笺
十二卷。清朱鹤龄撰。《禹贡》系《尚书》重要篇目之一,主要内容详见《禹贡指南》条。鹤龄诠释《禹贡》,首列二十五图,自禹贡全图以及导山、导水,皆依次随文解释。该书引证翔实,创获颇多,于贡道、漕河经由脉络,剖析颇具条理,唯其说解山川地理,荦合乖误者,时亦有之。此书诠释《禹贡》,较宋、元人着述为胜,而不及胡渭《禹贡锥指》之精密。此书现存有手稿本,藏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