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灯功德经

作者:佚名
施灯功德经

一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说施灯之功德。佛在舍卫给孤独园。告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若七众以灯供养,其福不可思议。于现在世,得三种净心。于临终时,得三种明,又复得见四种光明,便生三十三天。于五种事而得清净,还生人中。出家持戒,又得四种可乐之法,得四种清净。又若住于大乘施灯明者,世世得八种可乐胜法,得八种无量胜法。又以灯施说法者,得于八种无量资粮。又见他施如来灯,生随喜心者,得八种增上之法。次叹五种法最为难得;一得人身,二信乐法,三得出家,四具净戒,五得漏尽。次说偈较施灯福德,唯发大菩提心者为最。

猜你喜欢的书

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分第一、二、三卷,全书约100万字,是蒙田随笔的全译本。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以博学著称,在全集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作者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他的随笔全集是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其散文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不仅在法国散文史上开创了随笔式作品之先河,而且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隶辨

隶辨

清顾蔼吉撰。凡八卷。顾蔼吉,字晼先,亦作“晼仙”,号天山,又号南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以岁贡生充书画谱编纂官,授仪征教谕。作者自《序》云:“《隶辨》之作,窃为解经作也。字不辨,则经不解。古人邈矣,汉人传经,多用隶书写,隶变为楷,益失本真。及唐开元易以俗字,名儒病其繁累。余因收汉碑,间得刊正经字。”本书盖以娄机《汉隶字源》为蓝本,复收娄氏而后续出之碑字。前五卷钩摹汉碑所有隶字,依《广韵》韵部编次。同字而异体者列在一起,分别注出所自碑名,摘引碑语,并依《说文》辨其正、变、省、加等不同写法。从古文奇字及假借、通用者,随字附之。讹者非之,疑者阙之。群书有证,则引为据。卷五之末附有疑字。卷六为篆隶两体之《说文》五百四十部首。卷七、卷八为《碑考》,列所采碑目,考证时代、地址。卷八之末附录《八分考》、《笔法》二篇。顾氏此书对《汉隶字源》有不少补充订正,为查考隶书,研究字形演变重要参考资料。但有沿袭旧刻所致之错误。有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项絪玉渊堂刻本,乾隆八年(1743年)黄晟刻本。1982年北京中国书店据项本影印为二册;1985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为一册,末附笔画检字。

还乡杂记

还乡杂记

太阳快要挤到晚霞中去了,只剩下半个淡红色的面孔,吐射出一线软弱的光芒,把我和我坐的一只小船轻轻的笼罩着。风微细得很,将淡绿色的湖水吹起一层皱纹似的波浪。四面毫无声息。船是走得太迟缓了,迟缓得几乎使人疑心它没有走。象停泊着在这四望无涯的湖心一样。
“不好摇快一点吗?船老板。”

梵网经菩萨戒本私记

梵网经菩萨戒本私记

梵网经菩萨戒本私记,卷上,新罗元晓造,日本静照题记。

三论游意义

三论游意义

佛教著述。隋硕法师撰。一卷。硕法师,吉藏弟子之一,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是疏解“三论”(即《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之作。略开四门:(1)明经论游意,述佛去世后龙树菩萨出世的意义;(2)明四论大归,申“四论”的同异;(3)明中观宗旨,先逐字释“中”、“观”、“论”三字,再予以合释;(4)无方问答,即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解释“经”与“论”中“二谛”、“明中实”的同异,以及“佛”与“二智”、“菩萨”与“二慧”的关系等。此书国内诸藏不载,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禅行三十七品经

禅行三十七品经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明少时修三十七品,亦非愚痴食人信施,何况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