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

作者:仁岳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

佛教颂赞文。宋仁岳撰。一卷。据书首序称,本文是作者专为释迦牟尼涅槃日所作。赞文共十四章,每章八句,可分为三部分:(1)“初入道场,普礼三拜”,奉请诸佛菩萨;(2)礼赞佛、法、僧三宝,即十四章赞辞;(3)“至心忏悔”、“归命三宝”。此文见载于明清诸版大藏经。

猜你喜欢的书

学术与政治

学术与政治

本书收录马克斯•韦伯脍炙人口的两篇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这两次演讲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战前后,昨日世界业已崩塌,新的社会及政治秩序尚未成型,德国年轻人中弥漫着一股迷惘的集体氛围和左倾的政治浪漫主义。面对着渴求意义与先知的听众,韦伯刻意与纷乱的时事保持距离,将他的主题置放于思想史及社会史的脉络中,从而对现代世界做出根本性的诊断,并将此诊断运用于德国所面对的政治局势:在一个祛魅后的世界,学术及政治是否能成为一种志业?对世界有所知和对世界采取行动之间的统一,是否能在学术中或在政治中实现?韦伯的回答冷峻克制,暗蓄悲情,寄托深远。而他提出的价值中立原则及责任伦理与心志伦理的对峙,迄今仍对我们的学术反省与政治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幼科指南

幼科指南

儿科著作。又名《幼科医学指南》。4卷。清周震(慎斋)撰。成书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卷1为小儿歌赋及总论;卷2为小儿杂症;卷3~4分别论述小儿心、肝、肺、脾、肾诸经病证及医案。证下列有方名,卷后附载类方,并介绍药物组成及炮制法。作者立方必本于古,阐论较为平正。

蜃楼外史

蜃楼外史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芙蓉外史》。四十回。题“霅溪八咏楼主述,吴中梦花居士编”,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字林沪报馆铅印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上海文海书局石印本。1993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排印上海文海书局石印本。官、匪、寇相互勾结,贪赃枉法,搜刮奸淫。赵文华身为高官,不为国家除暴安良,却与娼妓惹人心、动人怜、月月红、月月鲜等左拥右抱,同床而卧,甚至搜寻性药以助其乐,丑态百出。该书风格诙谐活泼,笔调犀利流畅,将贪、嫖、赌、淫、霸等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较《蜃楼志》有过之而无不及。

蜀燹死事者略传

蜀燹死事者略传

《蜀燹死事者略传》,内容略同《蜀乱述闻》,但以表彰、纪念“蓝、李之乱”中:死难诸贤”为主,资料更为丰富。此书是在余澜阁《蜀燹述略》的基础上略加增删而成的,民国年间曾被编入《满清野史编》中,现据此标点整理。

晋阳秋

晋阳秋

东晋孙盛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三十二卷,《旧唐书·经籍志》作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作二十二卷。“阳秋”即“春秋”,因晋简文帝母郑太后名春,避讳改。编年体东晋史。已佚。今有清黄奭辑本一卷,辑有荀至杜乂共八十一人事迹,计一百零八则,收入《汉学堂丛书》

新唯识论

新唯识论

熊十力的哲学代表作。始作于1922年,精思十年,屡易其稿,终扬弃唯识而归宗于易学。1932年浙江省立图书馆出版文言文本。原拟作两部,部甲曰“境论”,即本体论;部乙曰“量论”,即认识论。量论未及作出。全书八章:《明宗》、《唯识》、《转变》、《功能》、《成色》(上下)、《明心》(上下)。抗日战争期间由作者及其学生译成语体文,1940年出上卷,1942年出上、中卷,1944年中国哲学会作为《中国哲学丛书》甲集之一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上中下三卷本(一册),凡九章,并一附录。1947年收入湖北《十力丛书》。1952年作者又删其繁芜,削成“壬辰删定本”,于次年印行。本书发扬《周易》和王阳明、王夫之学说,改造法相唯识学,创制了“体用不二”、“心物不二”、“能质不二”、“吾人生命与宇宙大生命不二”的哲学体系。特别在旧唯识学对心理细密分析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思维实体的综合统一功能和认识主体的整体作用。蔡元培作序赞其“完全脱离宗教家窠臼,而以哲学家之立场提出新见解”。马浮序称其“深于知化,长于语变”。中华书局1985年版《熊十力论著集》(第一卷)收入了重新校点的文言本与语体本。